词语吧>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luò

【源】 ①古有洛国,系黄帝庶子禺阳之后,灭于商,子孙以国为氏(17)。②其先为落氏,后去草为洛氏,见《姓苑》(12,60)。【望】 绛郡(17,418)。【布】 浙江上虞(279)、台湾桃园、台北(68,261)、江西宁都(280)、山西汾阳(278)、河南洛宁(294)、博爱、辽宁复县、山东临沭、北京等地均有此姓。【人】 洛忠,明时清浪参将(61)。


现行较常见姓氏。分布很广: 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辛集、景县,山东之鱼台、平度,山西之太原,陕西之韩城,广东之新会、高要等地均有分布,汉族、藏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之 《氏族略》亦俱收载。初见於 《姓苑》,归 “入声” 部。其源不一: ① 《姓氏考略》据《姓苑》注云: “本落氏,去艹为洛。”郑樵亦注: “即落氏。落下闳亦去草。”②藏族之洛姓,乃聂赤赞普之后有父系六族,其中有洛氏,此以族为氏,系出 “”姓。见《中国人的姓名·藏族》。

南凉有洛肱; 北魏有洛齐; 明代有洛忠,清浪参将,以孝旌; 又,江西高安县有洛氏。

猜你喜欢

  • 哈答歹

    读音:Hǎdádǎi【源】 元时蒙古七十二氏中有哈答歹氏(13)。【变】 清《续通志·氏族略》作〔哈达岱〕(24)。元代蒙古族姓氏,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收载; 《续通志·氏族

  • 读音:Qí【综】 源出不详。见《中华姓府》(63)、《新编千家姓》(73)。台湾台北(68,261)、北京等地均有此姓。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中国姓氏大全》称: “现代罕见姓。琦,美玉

  • 阿不

    读音:Ābù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此姓为峨边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

  • 尼者

    读音:Nízhě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

  • 寒風

    读音:Hánfēng【源】 古有善相马者,寒风氏相口齿,见《吕览》(63)。

  • 一那婁

    读音:Yī'nālóu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中国姓氏大全》收载,其注云: “北魏代北地区姓氏。亦作‘壹那蒌’。” 《姓氏考略》注“壹那蒌”据《魏书·官氏志》亦云: “代北姓,后改为蒌氏。

  • 伊蘇

    读音:Yīsū【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苏瓦颜沟(23,63,180),一说,世居黑龙江雅尔库理村(260)。清驻防吉林正红旗、正蓝旗中均有伊苏氏(259,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苏瓦颜沟地方,

  • 燭渾

    读音:Zhúhún【综】代北姓。北魏改烛浑氏为味氏,见《魏书·官氏志》(60)。烛浑即渴烛浑之省译(17,27)。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中文大字典》收载,其注引 《魏书·官氏志》云: “烛浑氏改为

  • 读音:dān【源】 ①黄帝之子任姓之裔封于儋,因氏,见《姓谱》(17)。②古儋耳国(故城在今海南儋县)人之姓(12,21)。③系自姬姓。周简王少子儋季之后,以字为氏(7)。一说。周简王四世孙周大夫儋翩

  • 渾達奇

    读音:Húndáqí清代满族姓氏,世居讷殷地方。刘庆华《满族姓氏录》 收载; 《清通志·氏族略》 作“珲达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