洑
【综】 源出不详,疑即濮姓。见《新编千家姓》(73,91)。【布】 浙江萧山(209)、江苏高淳(305),武进(314)、上海嘉定(351)、安徽淮南(362)、北京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之松江,江西之新余、崇仁,浙江之椒江、嵊县,山西之大同、长治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新编千家姓》亦收载,未详其源。(按: “洑”乃水名,江苏有洑溪,在宜兴; 湖南有洑水,在宁远。居此者或以水名为氏。《姓氏词典》音fù,不从。)
【综】 源出不详,疑即濮姓。见《新编千家姓》(73,91)。【布】 浙江萧山(209)、江苏高淳(305),武进(314)、上海嘉定(351)、安徽淮南(362)、北京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之松江,江西之新余、崇仁,浙江之椒江、嵊县,山西之大同、长治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新编千家姓》亦收载,未详其源。(按: “洑”乃水名,江苏有洑溪,在宜兴; 湖南有洑水,在宁远。居此者或以水名为氏。《姓氏词典》音fù,不从。)
读音:Chén《姓氏词典》 引 《中国姓氏集》 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chēn【源】 吐蕃古老家族名。其采邑在今西藏扎囊桑耶寺附近,见《民族辞典》。一说,原为隋唐时西域苏毗部羌人姓(194),唐时吐蕃灭苏毗。【人】 綝囊多热朱孤,隋末时三鲁雅下部贵族(194)。唐
读音:shū lǐ【源】 系自嬴姓。春秋时秦惠王异母弟,名疾,为丞相,封渭南阴乡,其里有樗树,故号樗里子,因氏,见《风俗通》(1,11,15,17,21)。【望】 西河(17,60,418)。【人】
读音:Zhōngdào《姓氏词典》 引 《中国姓氏汇编》 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shí mǒ【源】 ①契丹太祖后萧氏,能用兵。金灭契丹,易萧氏为石抹氏,见元许谦《白云集》(71)。一说,石抹在辽为述律氏,号称后族,辽亡,遂讹述律为石抹氏,见《元史·石抹也先传》(57)。因此
读音:Míngráoxī【综】 傈僳族姓。云南怒江地区以猴为原始图腾的傈僳族氏族,因傈僳语中称猴为明饶息,故以明饶息为氏,汉姓为侯(148,149)。
读音:Qūyǐn【源】 北魏时代北姓,见《魏书·官氏志》(7,9,63)。历史上罕见复姓。《中国姓氏大全》 引 《古今姓氏校勘记》收载;《姓氏词典》引 《魏书·官氏志》亦收。(按: 查今中华书
读音:Lóu【源】 见《玉篇》(62,63,80)。《中国姓氏大全》 据 《中国姓氏集》 收载并注此音,其注云: “极罕见姓。”未详其源。
读音:Kùmùtú【源】 清满洲八旗姓。凡三派,出倭济爱满、那木都鲁、哈特等地(23,63,180,260)。清代满族姓氏。散处倭济、爱满、那木都鲁等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
读音:zài姬姓之后,春秋有载国,陈留外黄是。(见《风俗通》)▲<明>载君用,吴县人。<清>载大昌,婺源人,宣城教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