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tóng

【源】①相传为黄帝时桐君之后(60,62)。②殷王支庶之后,见《世本》。春秋时有桐国(故城在今安徽桐城北),灭于楚,子孙以国为氏(7,17,60)。 【望】天台(17,418)。 【布】北京、四川成都(91)、东川(380)、河南扶沟(281)、淮阳(299)、山西平陆(298)、代县(335)、河北隆化(344)、台湾屏东(64,68,261)、江苏新沂、甘肃等地均有此姓。 【人】桐夫,宋时汉川人,嘉定进士(21)。


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颇广: 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景县、获鹿,山西之长治,临汾、忻州、运城,四川之成都等地均有。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 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其源不一:① 《续通志·氏族略·补遗·以国为氏》 注引 《古今姓氏书辨证》 曰: “出自春秋桐国之后。其地汉桐乡,——宋舒州桐城是也。鲁定二年楚灭桐,子孙以国为氏。” ② 《姓氏考略》 注云: “黄帝时桐君之后。” 郑樵据 《神仙传》 注云:“桐君为庐 (或作 ‘炉’),著《药录》,白日升仙。”

古仙人有桐柏。

猜你喜欢

  • 读音:gòng【音】 亦音供(Gòng)(91)。又音恭上声(Gǒng)(80)。参见共(Gǒng)氏。【源】 ①共工氏之后(6,9,11,17)。共工,官名,共工在伏羲之后,专任知刑(62)。②共,

  • 读音:Wěi/Woei【综】 源出不详。天津和平区有此姓。

  • 斟灌

    读音:zhēn guàn【源】系自姒姓。夏同姓诸侯,以国为氏,见《风俗通》(1,3,7,60)。寿光县有斟灌亭(故城在今山东寿光东斟灌店),盖其封国(1,17)。 【望】安邑(17,60,418)。历

  • 读音:Xīn【综】 源出不详。现代罕见姓(73,91)。罕见姓氏。《中国姓氏辞典》 援引 《新编千家姓》收载并注此音,未详其源。

  • 读音:fū【源】 ①春秋时吴王夫余之后有夫氏,见《路史》(17,60)。②东汉时南匈奴人有夫氏,见《后汉书》(60,62)。③四川米易县彝族姓。【望】 河南(17,60,418)。【布】 浙江上虞(2

  • 读音:Wén闻姓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出自复姓闻人氏,是春秋时少正卯的后代。少正卯是当时远近闻名的人,被誉为“闻人”,后为孔子诛杀,其后代有改为闻人氏者,后有一部分将复姓闻人改为单姓闻,为闻氏。

  • 武米特

    读音:Wǔmǐtè【综】 清正黄旗满洲前锋色成额之妻为武米特氏(260)。

  • 精纵

    读音:jīng zòng精纵,姬姓,周平王子精,别封纵邑,因氏精纵。(见《通志·氏族略》)周平王长子名精,封于纵,为精纵氏、精氏。(见《英贤传》)

  • 读音:Qiǎo【源】 见《姓苑》(15,21)。一说,天竺四姓中有巧氏,见《梦溪笔谈》(60,62)。【布】 上海嘉定(351)、广东顺德(363)、台湾(64、261)、北京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

  • 蒲盧

    读音:Púlú【源】系自姜姓。炎帝之后,见《路史》(17,60)。 【人】蒲卢胥,周时齐人,善弋,见《广韵》(6,9,12,17,60)。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姓氏考略》据《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