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Luán

栾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以采邑为姓氏,源自姬姓。春秋时晋国靖侯的孙子名宾,被封于栾邑(今河北栾城一带),世称栾宾。他的后人便以封邑地为姓氏,称栾氏。二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源自姜姓。春秋时,齐惠公的儿子名坚,字子栾,后代子孙有人用他名字的“”作为姓氏,遂成为栾氏的一支。望族出于西河、魏郡。三是春秋时晋国大夫栾书(即栾武子)的后代。

栾氏是因晋靖侯的孙子宾食采于栾邑而得姓,望族居于西河郡,即现在的山西离石。又有说晋靖侯孙宾的食邑是赵州,所在地就在平棘西北十六里古栾城,他的子孙以邑为姓氏,始有栾氏。栾氏后人尊栾宾为栾姓的得姓始祖。另春秋时期栾书的后代为晋国的公卿。

栾姓历史人物有栾布,西汉梁人。少时受雇于酒家,曾被卖为奴隶,居燕地为主报仇,被举为燕将。高祖攻破燕地,栾布被俘,因栾布与彭越相知,彭越推荐他为大夫。后汉高祖杀彭越,曾下令不许旁人收尸,栾布冒死哭葬彭越。汉高祖欣赏他的勇气与义气,免去其罪责并封为都尉。文帝时,栾布出任燕相,他死后,燕、齐为其立社,号栾公社。栾巴,东汉人,性格直爽,学问精深。为官明察秋毫,重视教育。后因上书为陈蕃和窦武鸣冤,下狱后自杀。

栾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二百四十三位。


唐叔虞之后,晋靖侯孙宾食采栾邑因氏焉。望出西河。(见《元和姓纂》)

春秋栾书之后代为晋卿。(见《万姓统谱》)

晋靖侯孙栾宾食邑赵州,平棘西北十六里古栾城是其地,以邑为氏。又齐有栾氏,姜姓,齐惠公之后。惠公子坚,字于栾,是以字为氏者,望出西河魏郡。(见《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

▲<春秋齐>栾施,大夫。<晋>栾

肇,尚书郎。<明>栾恽,齐河人,通政使。

猜你喜欢

  • 读音:Jù/Jiuh,Jyu【综】 源出不详。台湾台中、南投等地均有此姓(68,261)。

  • 普佳

    读音:Pǔjiā【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杏山(23,63,180,260)。【变】 后改为蒲氏(18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杏山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 收载; 后或改为单姓

  • 達尼

    读音:Dá'ní珞巴族姓氏。出自阿帕塔尼部落。《中国人的姓名·珞巴族》 收载,未详其他。

  • 子車

    读音:Zǐchē【源】 ①春秋时秦大夫子车氏,以王父字为氏,其三子奄息、行仲、针虎,殉葬秦穆公,国人哀其皆秦之良(7,11,17,24)。②春秋时宋公族向氏之后,有子车氏(17)。【望】 天水(17,

  • 母丘

    读音:Wúqiū/Muchiu【源】 毋邱一作母邱(17)。邱即丘。亦见《中日姓氏汇编》(401)。【变】 ①亦作〔母邱〕(17)。②后改为母氏(17)。

  • 邑里

    读音:Yìlǐ【源】 见《姓苑》(7)。《姓氏词典》引 《姓苑》收载,未详其源。

  • 读音:Jiǎng/Jeang,Jyang【源】 见《姓氏急就篇》(11)。【望】京兆(17,60,418)。【布】江苏武进有此姓(314)。

  • 读音:yāo【源】 见《姓苑》(21,60)。么、幺相通(62)。【望】 开封(17,418)。【布】 新疆呼图壁(342)、河南台前(291)、北京等地均有此姓。【人】 幺显名,明时贡士,海丰训导,

  • 解毗

    读音:Xièpí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改为‘解’。后魏高车别帅解毗莫弗幡豆达。”或作“解昆”。《姓氏考略》将“解毗”与“解批”视作一姓。其注“解批”云:“《

  • 读音:qí【源】 ①出自尹氏.周宣王臣尹吉甫之子伯奇之后,以王父字为氏(6,7,12,60)。一说,奇为周大夫采邑,以邑为氏,见《世本》(17)。②春秋时鲁昭公之子奇之后(60,62)。③北魏时改蠕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