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姓氏起源>於陵

於陵

读音:yū líng

【源】 系自姜姓。战国时陈仲子(亦称於陵仲子),齐之世家,辞爵灌园于於陵(故城在今山东长山西南20里),子孙因以为氏,见《风俗通》(1,6,12,60)。【望】 齐郡(17,418)。【人】 於陵钦,东汉时人,著有《易吉凶》23卷(17,21)。


现行较罕见复姓。今河北之尚义、乐亭,山西之太原、阳泉,湖北之武昌,江西之宜丰,四川之合江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亦收载,其注云: “姜姓。《风俗通》 云: 陈仲子,齐世家,辞爵,灌园於於陵,子孙氏焉。” 於陵,战国齐邑,故城在今山东长山县西南二十里。刘向 《於陵子·序》 称: “於陵子,齐之廉士,名子终,世称陈仲是也。” 《列女传》 以为於陵子为楚人。又,《中国姓氏大全》 以 “楚於陵子终” 与齐 “陈仲子” 为二人,其注云: “战国时齐国陈仲子 (田仲),出自贵族,其兄很富有,因耻食不义之禄,避兄离母,逃至於陵(在今山东邹平县东南),子孙遂以於陵为姓。” 与前所述多有不同,录以备考。

又,王力 《古代汉语·战国策·赵威后问齐使》 注称: “於 (wù) 陵,齐邑,在今山东长山县西南。子仲,齐国的隐士。” 则 “於陵” 音wūlíng,姑兼收以备考。

猜你喜欢

  • 叱温

    读音:chì wēn【编】 代北姓,后改为温氏,见《魏书·官氏志》(60,62)。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据《魏书·官氏志》云: “代北姓,后改为温氏。”(按: 《郑通志·

  • 读音:Yùn姓氏词典》 引 《魏书》收载,“北魏有缊纥提。”未道其详。

  • 读音:Lì【源】 黄帝裔孙封于郦(故城在今河南内乡东北),后因以为氏(7,12,15,17)。【望】 新蔡(17,418)。【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 郦食其,汉时陈留高阳人,高祖时说客,后

  • 善續

    读音:Shànxù现行罕见复姓。今山西之大同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 收载,未详其源。

  • 伊移

    读音:Yīyí《姓氏词典》 收载,其注引 《太平图话姓氏综》 云: “源于伊姓。‘伊尹之孙为伊移氏’。”

  • 子国

    读音:zǐ guó郑穆公生子国发,其后为子国氏。(见《世本》)郑公子发,字子国之后。(见《万姓统谱》)

  • 薄怒

    读音:Bónù【综】佤族姓。世居云南西盟中课寨,亦作〔薄努〕(160)。

  • 布仁

    读音:Bùrén【综】 僜人姓。世居西藏察隅县(435)。

  • 读音:Mǐn闵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谥号为姓氏,源于姬姓。春秋时鲁闵公之后,以其谥号为姓氏,即有闵氏。二是出自鲁国公族,为鲁大夫闵子马之后。闵姓发源于春秋时鲁国,后逐渐在今山东大地散播开来

  • 读音:gǎo【源】 ①见《姓苑》(21,62)。②满、蒙古等民族均有此姓。【望】 曲阜(17,418)。【布】 山东惠民(382)、新泰(359),河北隆化(344)、浙江萧山(209)、甘肃民乐(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