敱
【源】 高阳氏八才子之一隤敱之后,以字为氏(7,12,15,17,60)。【望】 高阳(17,60,418)。
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八凯 (按: 或作“恺”。)聩敱之后,以王父字为氏。”传说古帝颛顼有才子八人, 即苍舒、 敱、梼戭、大临、龙降、庭坚、仲容、叔达。他们“齐圣广渊,明允笃诚,天下之民谓之八恺”。王父,即祖父。
【源】 高阳氏八才子之一隤敱之后,以字为氏(7,12,15,17,60)。【望】 高阳(17,60,418)。
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八凯 (按: 或作“恺”。)聩敱之后,以王父字为氏。”传说古帝颛顼有才子八人, 即苍舒、 敱、梼戭、大临、龙降、庭坚、仲容、叔达。他们“齐圣广渊,明允笃诚,天下之民谓之八恺”。王父,即祖父。
读音:Mǒniǎn【源】 金时女真人姓。抹撚,又称五国没撚部、五国蒲聂部,本为辽五国部中的盆奴里部,居今黑龙江依兰以东,佳木斯以西地区(397)。以部为氏(71)。【望】广平(60,71)。【变】①入
读音:Yětóu《姓氏词典》收载,其据《古今姓氏书辨证》注云: “唐宇文士及之先姓野头氏,后改赐宇文氏。”
读音:tū qí shī西突厥十姓之一,以部落为氏。(见《唐书》)
读音:shī【源】 ①周时周大夫食采于尸乡(故址在河南偃师西南之新蔡镇,亦称尸乡,成汤所都之处),因以为氏,见《风俗通》(12,15,17)。②据说因仇而改姓尸。【望】 晋阳(17,418)。【布】
读音:lù录,姓,颛顼师录图。(见《正字通》)《姓氏词典》 引 《集韵》 收载,未详其源。“录”之为姓,其源有二: ①或与“录” 同,录,录为异体字。《玉篇》作“录”; 《说文》作“录”。②今
读音:Dédūn【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黑龙江(23,63,180,260)。 【变】 清驻防达虎里镶白旗中有得敦氏,世居黑龙江(259,260),〔得敦〕似即德敦之异译。 【人】 德敦明庆,清满洲
读音:Cái【源】 见《姓苑》(15,21,62)。【布】 安徽淮南(362)、山西平陆(298)、汾阳(278)、河北乐亭(334)、广东顺德(363)、台湾澎湖、宜兰(68,261)等地均有此姓。
读音:mò lù huí【综】 纥豆陵氏,本没鹿回部大人,以部为氏,或为没鹿氏。北魏孝文帝时改为窦氏(6,7,12,60)。《中国姓氏大全》收载并注此音; 《姓氏考略》亦收,其注据《魏书·官氏志》
读音:Túmén【源】 清满洲八旗姓。源出金时女真人陀满氏(23)。世居乌喇(23,63,180,260)。【变】 一作〔图门〕(180,260)。【人】 图们青,清正
读音:Tóngtóng《姓氏词典》 引 《中国姓氏编》 收载,未详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