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héng

【源】 ①春秋时楚大夫恒思公之后有恒氏、常氏,见《世本》(3,6,12,17,60)。 ②春秋时卫康叔支孙食采于恒(故城在今河北正定南),因氏,见《姓考》(17,62)。 ③清满洲八旗姓恒吉哩氏后改为恒氏(180)。满族姓(181)。【变】 庙讳中六姓有〔��〕,即恒氏(9)。【望】 东海(12,17,60,418)。【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 恒斐,汉时东安长(21)。亦作恒裴(1,6)。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围场,山西之太原、晋城、临汾,甘肃之永登,湖北之老河口,云南之兰坪、泸水,四川之南江等地有分布。汉族、白族、傈僳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引 《风俗通》 云: “楚大夫恒思之后。见 《世本》。”望出东海。宋代因避真宗赵恒名讳,改恒为“”。②傈僳族之恒氏则源于猴氏族,傈僳语称“芈扒” (或云称“海扒”、“海彼”)。传说一对夫妻结婚十一年而没有子女。一天,妻子梦见一只小猴扑入怀里,不久就生下一个活泼可爱的小母猴。小母猴长大成亲,生下了孩子便是猴氏族的祖先,叫恒玛塔,遂以为姓。或取恒玛塔之首音谐“”,而为单姓; 或谐“”近似音之 “”、“” 而为姓。

猜你喜欢

  • 鍾離

    读音:Zhōnglí【源】 ①系自子姓。宋桓公曾孙伯宗仕晋,生州犁,州犁奔楚,食采钟离(故城在今安徽凤阳东北20里),因氏(7,12,17,60)。②系自嬴姓,与秦同祖,其后因封为氏,见《世本》(3,

  • 異其斤

    读音:Yìqíjīn历史上罕见之三字姓。《姓氏考略》有载,其注“異奇斤”云: “ 《姓纂》 ‘高车十二姓有異奇斤氏。’ 《路史》 作 ‘異其斤’,谓为炎帝参卢后。”

  • 移門

    读音:Yímén【源】 居于移门者以为氏(60,62,63)。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引张澍语云: “居于移门者以为氏。”

  • 松楚克

    读音:Sōngchǔkè【综】 清镶白旗满洲马甲恒福之妻为松楚克氏(260)。

  • 读音:Zhuàng/Juang,Jwang【综】 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浙江萧山(209)、江苏高淳(305)等地均有此姓。

  • 克哷特

    读音:Kèliètè【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锡喇穆楞(23,63)。【变】 清蒙古镶黄旗中有柯勒特氏、柯勒德氏(259),〔柯勒特〕、〔柯勒德〕等似均为克哷特之异译。【人】 克哷特三金,清蒙古镶黄旗

  • 勒糾

    读音:Lèjiū【综】 瑶族姓。世居云南富宁木央区,属板瑶,汉姓为赵,内部又分勒纠布(大赵)和勒纠迈(小赵)(117)。

  • 赫康

    读音:Hèkāng【综】源出不详。现代罕见姓(73,91)。罕见复姓。《新编千家姓》 收载,未详其他。

  • 读音:Zhòu【源】 系自姜姓。春秋时齐大夫食采于昼(故城在今山东临淄西北),后以昼为氏(6,7,9,12,17)。【望】 齐郡(17,418)。【布】 四川成都、湖北武汉等地均有此姓(91)。【人】

  • 牒云

    读音:dié yún魏内入诸姓有牒云氏,后改为云氏。(见《魏书·官氏志》)北齐营州刺史,汉中公牒云乐。(见《通志·氏族略·代北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