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chóng

【源】 ①唐虞之际,封鲧于崇(故城在今陕西户县东5里),谓之崇伯。舜殛鲧于羽山,以其国更封诸侯。至商末有崇侯虎,周文王灭之,子孙以国为氏(6,7,12,15,60)。一说,古崇国在旧同州府境(故治在今陕西大荔)(87)。②北魏时吐谷浑��鸠部有崇姓,见《魏书》(44,242)。【望】永兴(17,418)。【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 崇颖,唐开元登科,吴郡人,见《苏州府志》(15,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义、景县,山东之平邑,辽宁之清原,山西之太原,甘肃之酒泉,安徽之贵池,江西之崇仁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郑樵注云: “商时侯国也。其地在今永兴鄠县东 (按: 当即今陕西之户县),崇侯虎不道,周文王灭之,子孙以国为氏。” 《古今姓氏书辨证》 亦云: 唐虞之际,封鲧于崇,谓之崇伯。舜殛鲧于羽山,以其国更封诸侯。商末崇侯虎,西伯 (按: 即周文王) 伐崇,降之 (按: 《中国古今姓氏辞典》 引作“商末崇侯虎西伯代崇降之”,不通,显然有误。) 子孙以国为氏。

宋代有崇大年,青田令(一说“浦城知县”); 明代有崇刚,扬州卫都指挥,靖难被执,不屈而死; 清代有崇士锦,乾隆庚辰进士。

猜你喜欢

  • 读音:Liǎo【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91)。江苏武进(314)、台湾台北(64)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鸡泽、蔚县,山西之太原、运城、忻州,湖南之益阳等地均有分布

  • 读音:Cuò【音】 又音醋(Cù)(9,11)。【源】①周文王之子滕叔绣食采于错,后灭于宋,子孙以邑为氏,见《姓考》(17)。②宋大夫西乡错之后,见《世本》(4,60,62)。一说,宋太宰错居之后,见

  • 读音:Nǎi【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山东新泰有此姓(359)。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未详其源,(按: “艿”,指芋艿,即芋头,或以此为姓。)

  • 烏爾達

    读音:Wūěrdá【源】 ①清满洲八旗姓。凡三派,出叶赫、吉林乌喇、辉发等地(23,63,180,260)。②乌灵阿氏移居观音屯后改为乌尔达氏(23)。【变】 ①一作〔乌尔答〕(180,260)。②清

  • 少王

    读音:Shàowáng《姓氏词典》 引 《姓解》 收载,未详其源。

  • 斡勒

    读音:wò lè【源】金时女真人姓。斡勒系女真部名,居按出虎水(今阿什河)之北及盖州(今辽宁盖),以部为氏(24,71,397)。【变】①亦作〔兀勒〕、〔斡鲁〕、〔斡罗〕、〔斡论〕、〔斡邻〕(71,3

  • 读音:Yīng【综】 源出不详,见《中日姓氏汇编》(401)。《姓氏词典》收载。其据 《太平图话姓氏综》注云: “系婴姓分族。”未详其他。

  • 读音:yóu【源】 见《风俗通》(1,7,12,17,60)。一说,即犹氏,出自汉时先零大豪犹非,陇西人(60,62)。【望】辽西(12,17,418),陇西(7,60)。【布】北京有此姓(91)。【

  • 读音:Guān【源】 ①夏桀忠臣关龙逢之后,见《风俗通》(1,6,9,12,17)。②关令尹喜之后(6,9,12,17,60)。一说,关尹为周时官名,喜为人名,喜为周时函谷关尹,老子过关,喜去吏而从之

  • 額卜

    读音:Ébǔ元代蒙古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元有昂吉尔,即姓额卜氏。《元史》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