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Wù'nà《姓氏词典》 收载,其据 《明史》 注云: “明有兀纳失里。”未道其源。
读音:Niǔhālǔ【综】 清镶红旗满洲笔帖扎马素之妻为妞哈鲁氏(260)。
读音:Lúsīpǔ彝族姓氏。当即龙 (氏) 族,或以族为姓。后或改为单姓“龙”。见 《中国人的姓名·彝族》。
读音:wǔ xiàng与“五相”同。历史上罕见复姓。《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引 《元和姓纂》 云: “吴相伍员子孙,吴人号之伍相氏。”一作“五相”。
读音:Ruì/Ruey,Rwei【音】 亦音对(Duì)(91)。【源】 春秋时宋公族锐姓之后,去金为兑氏,见《姓考》(17)。宋微子之后有兑氏,见《路史》(60,62)。亦见《姓苑》(6,7,9,1
读音:Tuō【源】 乞託主马,禄託主牛,巨託主食廪,见《唐书·南蛮传》。皆为唐时南诏国之官名,其后以官为氏(60,62)。罕见姓氏。《姓氏考略》收载。其注云:“《唐书·南蛮传》: ‘乞託主马,禄託
读音:Túmùěrqí【源】 ①清时驻防新疆伊犁之锡伯族有图木尔齐氏(201)。②清镶黄旗满洲闲散和托之妻为图木尔齐氏(260)。【变】 ①后改为涂、佟两氏(201)。②清正黄旗满洲护军牧臣之妻为图墨
读音:Yuángōng【源】 汉时商山四皓有东园公,后有园公氏(9,63)。按东园公为汉时商山四皓之一,史失其名,《字汇》以园公为姓,非(80)。据张澍考证,园公名庚,襄邑人(26)。《陈留传》作圈公
读音:Jì计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源自姒姓,为大禹的后代。二是以地名为姓氏,西周初年,周武王封少昊之后于莒,建都计斤,王族后裔以祖上建都地命姓为计。三是源自官职名称。西周时期设六计,负责
读音:Lǎyáo阿昌族姓氏。今云南之潞西有分布,原意为“骨头”。汉姓为“王”,乃是对阿昌化了的汉族王姓之称。对阿昌本族之王姓则称“喇纳”(意为“黑”),见《中国人的姓名·阿昌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