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rú

【源】 ①春秋时郑公子班,字子如,见《左传》。郑公族多以王父字为氏(60)。②雁门如氏,源出蠕蠕族(242),其先为代北如罗氏,后改为如氏,见《魏书·官氏志》(6,12,17,27)。【望】 冯翊、雁门(17,60,242,418)。【布】 浙江上虞(279)、江苏武进(314)、台湾新竹(64,68,261)、安徽桐城等地均有此姓。【人】 如耳,周时卫大夫(11,21)。如元曜。唐时骠骑大将军、上柱国、雁门郡王(6,21,242)。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东之平邑,山西之太原、忻州,河南之卢氏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亦收载。其源不一: ① 《姓氏考略》 注云:“郑公子班,字子如 (见 《左传》),郑公族多以王父字为氏。”此以王父字为氏,系出姬姓。②郑樵注云:“如罗氏改为如氏。” (按: 如罗,后魏代北姓,一说后改为 “罗氏”。)

战国时有如耳;《汉书》长安富人如氏;桓谭《新论》有如子礼;三国时有如淳,冯翊人,陈郡丞。

猜你喜欢

  • 怯烈

    读音:Qièliè【源】 怯烈即克烈之异译,为元时蒙古一部,以部为氏(397)。《元史》分克烈、怯烈为二姓,实系同源。【变】 亦作〔怯列〕、〔蒙古怯烈〕(57)。清《续通志·氏族略》作〔奇味〕(24)

  • 读音:Láng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未详其源。

  • 倉林

    读音:Cānglín【源】 系自姬姓。黄帝之子之后,见《国语》(11)。疑即苍林氏,则应系出己姓,非出姬姓。

  • 必圖忒

    读音:Bìtútè【综】 清驻防察哈尔正红旗中有必图忒氏(260)。

  • 读音:yè【源】 ①掖,为春秋时莱国地(故城在今山东掖县),以地为氏(60,62)。②宫殿中旁舍,为后妃宫嫔所居,称掖庭,负责掖庭之官为掖庭令(62,91)。以官为氏(7,60,62)。亦见《姓苑》(

  • 师宜

    读音:shī yí宋师延宜之后,其子孙去延存宜为师宜氏。(见《姓氏考略》)▲<汉>师宜官,南阳人,书法家。

  • 读音:Hūn【源】 见《姓苑》(15,21,60,62)。《周礼》天官之属有大阍者,掌管王宫之中门之禁,后世因称守门人为阍人。大阍者之子孙以官为氏(60,62)。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 转引 《姓苑

  • 读音:shēng【源】 春秋时晋大夫吕甥(即瑕吕饴生,亦作阴饴生)之后,见《风俗通》(1,9,12,15,17)。【变】 亦作生(12,21,60)。【望】 绛郡(17,418)。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

  • 孔尼剌

    读音:Kǒngnílá【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黑龙江(23,63,180,260)。【变】 一作〔孔尼喇〕(260)。

  • 读音:Sì【源】 系自姬姓。郑穆公子,字子驷,其孙乞,以王父字为氏(6,7,9,11,17)。【望】 荥阳(17,60,418)。【布】 湖北钟祥有此姓(388)。【人】 驷偃,春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