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姓氏起源>太叔

太叔


读音:Tài shū

太叔姓为以祖辈名号为姓氏。一说是卫文公之子太叔仪之后。一说是郑庄公弟名段,封于京城,世称京城太叔,其后子孙遂称太叔氏。

太叔姓发源于河北、河南一带,后以东平(山东东平、泰安)为郡望。如今北京、辽宁等地有少量分布。

太叔姓历史人物有太叔雄,西汉人。博学而有节操,官至尚书,为一代良臣。

太叔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四百二十七位。


【源】 ①春秋时卫文公之子太叔仪之后,别为太叔氏(7,11,12,17,60)。②春秋时郑庄公之弟段,封于京(故城在今河南荥阳东南21里),谓之京城太叔,其后以为氏(60,62)。【望】 汲郡(17,418)。【变】 亦作〔大叔〕(11)。【布】 北京、辽宁沈阳等地均有此姓(91)。【人】 太叔雄,汉时尚书(21)。太叔广,晋时东平人,列卿,以枢机清辨著名(7)。


现行较罕见复姓。今北京、辽宁之沈阳、山西之太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系出姬姓,而支属有别: ①郑樵注云:“姬姓。卫文公之子太叔仪之后也。” 此以次为氏。②《姓氏考略》 注云: “郑庄公之弟段,封於京,谓之京城太叔,其后以为氏。”卫、郑皆姬姓国,故此太叔氏皆系出姬姓。

汉代有太叔·雄,尚书; 晋代有太叔·广、太叔·裘。

猜你喜欢

  • 外兀歹

    读音:Wàiwùdǎi【源】 元时蒙古七十二氏中有外兀歹氏(13)。【变】 清《续通志·氏族略》作〔谔尔古岱〕(24,63)。元代蒙古族姓氏。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收载; 《续

  • 按攤脫脫里

    读音:ntāntuótuólǐ【综】 元时蒙古人姓。元太祖时,命木华黎伐金,分探马赤为五部,以阔阔不花为五部前锋都元帅。阔阔不花,姓按摊脱脱里(57,61)。清《续通志·氏族略》作库库

  • 塞萬尼

    读音:Sàiwànní景颇族姓氏。汉意为 “雾”,遂以为姓。《中国人的姓名·景颇族》收载,未详其他。

  • 有缗

    读音:Yǒumín【源】 系自己姓。有缗,夏时诸侯国,济州金乡有古缗城是也,后因氏,见《左传·类解》(17,62)。夏时缗国,亦曰有缗,春秋时属宋地,故城在今山东金乡东北。 【变】一作〔有緍〕(62)

  • 烏喇特哈克

    读音:Wūlǎtèhǎkè【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察哈尔(23,63,260)。清代蒙古族姓氏。世居察哈尔地方,为蒙族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 邱莫

    读音:Qiūmò【综】 彝族姓。勒尔、拉马、乌坡等家支均有邱莫姓。属勒尔家支的亦称〔沙则邱莫〕,属拉马家支的亦称〔卜骨平郁〕。均居云南宁蒗(375)。

  • 扎雅扎喇

    读音:Zhāyǎzhālǎ【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雅兰(23,63,180,260)。【人】 清镶白旗满洲马甲阿什图之妻为扎雅扎喇氏(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雅兰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

  • 读音:zhēn【源】①系自曹姓,见《国语·贾达注》。②斟氏亦作斟寻氏、斟灌氏、斟弋氏、介斟氏,并夏时诸侯,以国为氏。系自姒姓,禹后有斟氏(6,7,12,15,17)。 【变】亦作〔圤〕、〔ͣ

  • 读音:Shào【源】①系自姜姓。春秋时齐太公之后有绍氏(17,60,62)。亦见《姓苑》(9,11,12)。②清时满洲人姓(260)。【望】太原(17,418)。【布】河南林县(343)、四川中江(3

  • 读音:Càn【源】古潜国在楚地(故城在今安徽潜山),以地为氏(17,60,62)。 【望】临州、雁门(17,60,418)。 【变】亦作〔濳〕(62,418)。 【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人】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