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Kēng

【音】 又音亢(Kàng)(17)。【源】 见《姓苑》(15,21,24)。【望】 东鲁(17,418)。【布】 河北徐水有此姓。【人】 坑进良,明时福建人,嘉靖进士(15,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大同、阳泉、晋城、寿阳等地均有此姓。《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初见于《姓苑》。《姓氏词典》 称: “以居住地为姓氏。”

明代有坑应奎,桐城主簿; 又有坑进良,嘉靖进士。

猜你喜欢

  • 䨿

    读音:Sà【源】 见《集韵》(62,63,80,86)。《姓氏词典》 引 《集韵》 收载并注此音。其注称: “《正字通》有䨿八速。”《汉语大字典》音zá, 其注引 《集韵》 云: “

  • 读音:Gù【源】 见《新编千家姓》(73)。雇,鸟名。九雇,农桑候鸟。少皞氏以乌名官,故以此为姓(91)。【布】 浙江上虞(279)、普陀(297)、河北三河(285)、新疆呼图壁(342)、江西丰城

  • 皓星

    读音:hào xīng与“浩生”同。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即浩星氏,亦即浩生氏。星、生字古通用。”参见“浩星”、“浩生”条。

  • 遜都思

    读音:Xùndūsī【综】元时人姓。阿塔海,逊都思氏,元时授江淮平章(399)。月鲁不花,蒙古逊都思氏,绍兴人,元元统中累官保定路达鲁花赤、拜南台中丞,至正中官浙西廉访使(57,61,399)。

  • 和特弩特

    读音:Héténǔtè【综】 清蒙古人姓。伊兴额,和特弩特氏,清蒙古正白旗人,咸丰中山东副都统(412)。

  • 一弗

    读音:Yīfú【综】 洛阳龙门左阳洞有北魏时《张元祖妻一弗造像》,一与乙同声,“一弗”为乙弗之异译(70)。

  • 读音:Xiǎn【源】 出《姓苑》(7)。【布】 湖南慈利有此姓。【人】 铣管,晋穆帝升平中钩弋鲜卑人,御史中丞,见《风俗通》(9)。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 《姓氏词典》 引 《姓解》亦收

  • 端孫

    读音:Duānsūn/Tuansun【综】 源出不详,见《中日姓氏汇编》(401)。

  • 读音:yè【源】 ①周叔夜之后,见《姓考》(17)。 ②《周礼》夏官有掌漏刻之官挈壶氏,其后有夜氏(60,62)。③蜀松潘蛮有夜氏(60,62)。【变】 亦作〔亱〕(73)。【布】 北京、四川成都等地

  • 读音:Zhuài《姓氏词典》 收载,其据 《二十五史人名索引》注称: “五代时有拽里敦、拽刺;宋有拽臼。”未详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