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Yīshē《姓氏词典》 引 《隋书》收载,其注称: “隋有伊奢那先。”未详其他。
读音:Duōluógánà【综】 元丞相顺德忠献王哈喇哈斯妣多罗噶纳氏封王夫人(24)。
读音:Sàisǒu【综】佤族姓。世居云南沧源岩帅地区,并有大、小赛叟之分,大赛叟称布拉,小赛叟称绵用。汉姓为赵(161)。
读音:Yí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 收载,其注云: “《说文》: ‘䣡, 临淮徐地, 从邑, 义声。 《春秋传》 曰:徐䣡楚。’ (段注): ‘《左传·昭六年》:
读音:Wēnchá【源】 清满洲八旗姓。凡三派,出叶赫、辉发、乌喇等地(23,63,180,260)。【人】 温察谟络浑,清正红旗人,世居叶赫,由员外郎从征福建,在厦门阵亡,赠骑都尉(23)。清代满族
读音:yīng【源】 ①系自偃姓。皋陶之裔仲甄封于英(故城在今安徽英山东北),春秋时灭于楚,子孙以国为氏(7,11, 12,17)。②清满洲八旗姓萨克察氏后改为英氏(180)。③锡伯族英图里氏汉姓为
读音:bá lüè【综】 北魏时代北姓。后改为苏氏,见《魏书·官氏志》(6,7,12,27,60)。一说,即拔略氏(70)。亦作〔拔畧〕(7)。【人】拔略昶,北魏时都督(6,21)。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
读音:Sè【源】①古啬夫子孙,因氏焉,见《风俗通》(1,6,12,60)。啬夫,周时司空之属官,秦汉时为乡官,执掌诉讼和赋税。②系自姬姓。周桓王之后有啬氏(1,60)。一说,周成王支庶之后,见《路史》
读音:Kuò/Kuoh,Kwo【综】 源出不同,见《中日姓氏汇编》(401)。
读音:Shā【音】亦音沙(Shā)(73)。 【源】源出不详。汉、回等民族均有此姓。 【布】湖北钟祥(388)、武汉(91)、四川成都、北京(91)、贵州赤水(442)、河南驻马店、内蒙古呼和浩特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