佺
读音:Quán/Chyuan
【源】 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
【源】 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
读音:Shìlí《姓氏词典》引《宋史》收载,其注称:“宋有室离叠华。”未详其源。
读音:chì léi【源】 代北姓(12)。一说,即叱卢氏,古雷字音与卢同,见《姓氏寻源》(60,62)。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姓氏考略》注云: “《姓氏寻源》: ‘即叱
读音:Mìnuò【源】 西夏吐蕃有觅诺族,以族为氏(31)。
读音:Míng’ē【综】 清蒙古正红旗中有明阿氏(259)。
读音:Yǒusū【源】 纣伐有苏氏,见《袁王纲鉴》(63)。
读音:zhāo【源】 ①夏禹之臣昭明作衍历(60,62)。此乃昭姓之始。②系自芈姓。春秋时楚昭王熊轸有复楚之大功,子孙遂以谥为氏。与旧族屈、景皆为楚大族,称之三闾(7,12,15,17,60)。【望】
读音:Gǎonǎ【综】 苗族姓。世居贵州凯里(旧称炉山),汉姓为杨(116)。
读音:chē chéng郤犫食采于苦,日苦成,齐人改曰车成,遂有车成氏。(见《潜夫论》)
读音:yǎn【源】 ①周成王灭奄(故城在今山东曲阜东),子孙以国为氏,见《风俗通》(1,6,7,60)。②明清时云南易隆驿(今云南寻甸西南70里)土驿丞为奄氏,系彝族(253)。【变】一作〔H
读音:Yù【源】 见《古今姓氏书辩证》(7)、《万姓统谱》(15)。【望】 平阳(17),平原(418)。【布】 北京、上海、四川成都(91)、广东顺德(363)、广西田林(386)、浙江萧山(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