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鸞
历史上罕见之复姓。《姓氏考略》 有载,其注“白鸾” 曰: “《印薮》有白鸾氏。(注) 云:‘白’ 即 ‘伯’ 字。是 ‘白鸾氏’,即 ‘伯鸾氏’。”
历史上罕见之复姓。《姓氏考略》 有载,其注“白鸾” 曰: “《印薮》有白鸾氏。(注) 云:‘白’ 即 ‘伯’ 字。是 ‘白鸾氏’,即 ‘伯鸾氏’。”
读音:Yá【源】 ①西夏人及吐蕃人均有崖氏(91)。②清时汉族已有此姓(23)。③壮族姓(107)。【布】 广西都安(288)、北京、江苏丰县等地均有此姓。【人】 崖葑,清时曾任新宁州(故治在今广西扶
读音:Bóluótè【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察哈尔(23,63,260)。【变】 ①一作〔博罗忒〕(61,254,259)。②清蒙古镶黄旗中有博勒特氏(259),镶黄旗蒙古闲散海保之妻为白罗特氏(2
读音:Zhākètǎ【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黑龙江(23,180,260)。【变】 清镶红旗满洲兵吾雅图之妻为扎克达氏(260),〔扎克达〕似即扎克塔之异译。清代满族姓氏。世居黑龙江地方,乃满八
读音:Lányǐ【源】 楚大夫蓝尹亹之后,以官为氏(6,12,17,60)。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楚大夫蓝尹亹 (音Wěi;一音mén)之后。”《中国姓氏大全》称
读音:Huì《姓氏词典》 引 《姓谱》 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Fú【源】见《姓苑》(15,21,62)。罕见姓氏。《中国姓氏大全》 引 《中国姓氏集》 收载; 《姓氏词典》引 《中国姓氏汇编》 亦收,未详其源。
读音:Nuòguān【综】彝族姓。云南宁蒗有此姓(375)。
读音:Yǎsūbèi金代女真族姓氏。乃金女真之白姓。《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未详其他。
读音:Tǒngjī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后改为嵇氏。或作“统嵆”、“统稽”,姑兼收以备考。
读音:Jíhēng【源】 彝族姓。属什耶家支(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