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咬契
【源】 元时人姓(57)。系今柯尔克孜族之先民。元时谦河(今俄罗斯叶尼塞河上游)流域的民族,在唐时称黠戛斯,《辽史》译作辖戛斯,元时又有吉利吉思、纥里乞斯、乞里乞四、乞儿吉思、乞而吉思、怯里吉斯等异译(226)。当以部为姓。【变】 ①清《续通志·氏族略》作〔奇要奇〕(24,63)。【人】 元文宗时太傅伯答沙(一作博迪苏)之妾为乞咬契氏(24,57)。
【源】 元时人姓(57)。系今柯尔克孜族之先民。元时谦河(今俄罗斯叶尼塞河上游)流域的民族,在唐时称黠戛斯,《辽史》译作辖戛斯,元时又有吉利吉思、纥里乞斯、乞里乞四、乞儿吉思、乞而吉思、怯里吉斯等异译(226)。当以部为姓。【变】 ①清《续通志·氏族略》作〔奇要奇〕(24,63)。【人】 元文宗时太傅伯答沙(一作博迪苏)之妾为乞咬契氏(24,57)。
读音:Mólīqí元代蒙古族姓氏。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 陶宗仪 《南村辍耕录》 译作“木里乞”。
读音:kě tà【综】 鲜卑人姓。南北朝时梁有河南王可沓振(6,9,12,60)。可沓振一作可达振(17,62)。疑可沓系可达氏之异译。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未详其源。“梁
读音:A-nuò【综】 彝族姓。属沙呷家支,四川甘洛县腴田乡有此姓(132)。
读音:Qiān【源】 见《姓苑》(60,62)。系自姬姓。春秋时毛伯迁之后,以名为氏(15,60,62)。【望】 圯桥(17,418)。【布】 河南温县(284)、山东沂水(332)、台湾宜兰、台北(
读音:guì jì夏少康封少子于会稽,遂为会稽氏。(见《元和姓纂》)
读音:Dáérmá《姓氏词典》据《二十五史人名索引》收载,其注云: “蒙古族姓。元有答儿麻·失里、答儿麻·八刺乞。” (按:答,《姓氏词典》原音dā。)
读音:Piāo/Piau, Pyau【源】 见《姓氏考略》(60,62)。【布】 山东利津(356)、北京、四川成都(91)、台湾(68,261)、河北唐县等地均有此姓。【人】 飘雄,明时太和人,正德
读音:Wěi《姓氏词典》引《姓谱》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Yítǎlā【综】 清满洲正白旗中有此姓(259)。
读音:Bàichá【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吉林乌拉(23,63,180,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吉林、乌拉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 收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