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bǐng

【源】 ①相传古帝神农之臣有丙封(一作屏封),为丙姓之始(60)。 ②炎帝之裔封于丙(故城在今山东泰山附近黄县东),后为宋邑,其后以邑为氏,见《姓源》(17,62)。 ③春秋时齐大夫丙(一作邴)歜之后,见《风俗通》(1,6,7)。一说,为齐懿公臣丙茂之后(1,60)。 ④本姓邴,后去邑为丙氏(17,62)。一说,晋大夫邴豫之后,或去邑为丙氏(21)。 ⑤汉时李广之孙李陵降匈奴,三国时其裔孙自匈奴归魏,见于丙殿,赐姓丙氏(7,17,21,27,60)。【望】 平阳(17),平原(418)。【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 丙吉,汉时鲁国人,代魏相为丞相,博阳侯(6,21)。《史记》作邴吉(6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围场,山东之东平,山西之太原、阳泉,广东之高要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源不一: ① 《姓氏考略》 注云: “神辰臣丙封 (一作屏封),为丙姓之始。” ②又注曰: “一云齐懿公臣丙茂之后。望出平阳。” ③或为邴氏所改。郑樵注 “”曰: “亦作 ‘丙’。晋大夫邴豫食邑于邴,因以为氏;齐亦有邴邑,而亦有邴氏。” (按: 齐丙茂或即食邑于“”。) 又: 《姓氏词典》 注据 《古今姓氏书辨证》云: “系邴姓所改。 春秋时齐国大夫邴��, 后去邑为丙氏。”④又曰: “汉都尉李陵降匈奴,裔孙归魏,见于丙殿,赐姓曰丙氏。唐应公邴粲,其后也。与高祖有旧,以其姓犯庙讳,赐姓李。” (按: 实复其旧姓,邴粲,李陵之后也。)

汉代有丙吉,丞相; 又有丙倩,高苑侯。

猜你喜欢

  • 读音:Dǐ【源】 或系蚳氏所改(62)。【人】抵世常,晋时中山人,见僧道世《法苑珠林》(7,63)。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阳泉、朔州等地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姓氏词典》 引《古

  • 張佳

    读音:Zhāngjiā少数民族姓氏: ①满族姓。《姓氏词典》收载,其据《中国人名大辞典》注云: “满族姓。清嘉庆时广西提督九十,姓此氏。”未道其详。②锡伯族亦有张佳氏,后改为单姓“张”。见

  • 婆盧木

    读音:Pólúmù【源】 金时女真人部落,一作〔蒲卢买〕,其部在今黑龙江木兰境内布雅密河流域,以部为氏(426)。

  • 索羅拖斯基

    读音:Suǒluótuōsījī鄂温克族姓氏。《中国人的姓名·鄂温克族》 收载,乃现在使用驯鹿的鄂温克人五大姓氏之一。相传住在勒拿河的一位小伙子与住在漠河的一位姑娘热恋着,而两地相距甚远,

  • 读音:tóng【源】 ①童国之后(17)。东汉时有侯国僮,故城在今安徽泗县东北。童国或即僮国。或童氏从人以别其族(12,15,60)。②满族姓。【望】 丹阳(17,60,418)。【布】 安徽淮南(3

  • 公勝

    读音:Gōngshèng【综】 公胜生著书,见《汉书·艺文志》(9,17,62)。历史上罕见复姓。《续通志·氏族略》收载。未详其源。《汉书·艺文志》有《公胜子》五篇。

  • 读音:Zhào【源】①系自嬴姓,帝颛顼之裔伯益之后。伯益13代孙造父善御,事周穆王,受封赵城(故城在今山西赵城西南),因氏(6,7,9,12,17)。②夏桀臣有赵梁,则造父之前已有赵氏(17)。③匈奴

  • 圖克坦

    读音:Túkètǎn【源】 清满洲八旗姓。系出金时女真人姓徒单氏(23)。凡三派,出吉林乌喇、苏完、布尔哈图等地(23,63,180,260)。【变】 ①一作〔屠克坦〕(63)。②后改为杜氏(180)

  • 公晰

    读音:gōng xī卫公子黑背字子析之后。(见《万姓统谱》)▲〈春秋齐〉公晰哀,孔子弟子。罕见复姓。《新编千家姓》 收载。《中国古今姓氏辞典》亦收,其注引 《万姓统谱》 云: “卫公子黑背字子

  • 哈剌魯

    读音:Hàlálǔ【源】 元时色目三十一氏中有哈剌鲁氏(13)。哈剌鲁系元时西域部落名,当以部为姓(24)。【变】 亦作〔哈匣鲁〕(33)、〔哈喇娄〕(24)。【人】 伯颜,哈剌鲁氏,元至正年间授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