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qiū

【源】 ①系自姜姓。春秋时齐太公封于齐,而都营丘(故城在今山东昌乐东南),其支庶居于营丘者,遂以丘为氏,见《风俗通》(1,7,9,21,60)。②春秋时鲁左丘明之后,见《风俗通》(1,9,11)。③春秋时陈国有宛丘(故城在今河南雎阳境),居者以为氏(11,21)。④春秋时邾国大夫丘弱之后有丘氏(11,21)。⑤河南丘氏,为北魏时鲜卑姓丘敦氏、丘林氏等所改(7,21,60,242)。⑥西秦时羌人有丘氏。西秦归善将军丘担,羌人(242)。⑦汉初东胡别种乌丸部为匈奴冒顿所灭,余部奔乌桓山,以山为号,散处今冀、晋两省边外,乌桓部有丘氏,见《后汉书·乌桓部》(60,62)。⑧畲族姓(172)。【变】 ①汉以后因避孔名之讳,有改为〔��〕或邱者(62)。②清雍正三年,颁诏尊师重道,先师孔子圣讳,理应回避,凡系姓氏,均加邑部为邱(23)。【望】 河南、吴兴(21,60,418)。【布】 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4%。【人】 丘弱,春秋时邾大夫(21,61)。【它】 台湾省丘姓,在日本侵占台湾时曾被迫改姓冈本、冈村、冈田等日本姓,1945年台湾光复后,奉令仍改为丘姓(65)。


现行较常见姓氏。分布颇广: 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景县,山东之东平,山西之太原、大同,甘肃之徽县,黑龙江之嫩江县,湖南之芷江,广东之新会、乳源等地均有。汉族、畲族、朝鲜族有此姓。《姓氏考略》 亦收载。其源不一: ① 《姓氏考略》注引 《风俗通》 云: “齐太公封营丘,支孙以地为氏。”此之 “齐太公”,当指姜子牙。此之营丘,即后来之临淄,齐都,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北,或云今山东昌乐有营丘故城。此以地为氏,系出姜姓。②《姓氏考略》 又据 《后汉书·乌桓传》 云: “乌桓有丘氏。”③又据《魏书·官氏志》 注云: “后魏丘敦氏改为丘氏。”④《中文大字典》 注引 《姓氏急就篇·丘氏》云: “陈有宛丘,居者以为姓。”⑤又云: “邾有丘弱,后亦为氏。” ⑥又据 《风俗通》 云: “鲁左丘明之后。”或与 “” 同。

汉末有丘俊; 晋代有丘昂; 唐代有丘为、丘悦;清代有丘开来,嘉庆时诗人。

猜你喜欢

  • 州來

    读音:Zhōulái【源】 春秋时楚之附庸国州来,吴灭之以封季子,季子自延陵徙州来(故城在今安徽凤台北),故日延州来,后因以为氏,见《姓考》(17,60)。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据

  • 襄老

    读音:xiāng lǎo【源】 楚大夫连尹襄老之后,以名为氏,见《姓源》(17,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据《路史》注云: “楚有襄老氏。” 当为楚庄王臣连尹襄老之后

  • 读音:Pàn【综】 源出不详。现代罕见姓(73,91)。现行罕见姓。今山东之平度有分布,《新编千家姓》亦收载,未详其源。

  • 狐丘

    读音:hú qiū【源】 ①春秋时晋大夫狐丘林之后,见《世本》(4,6,12,60)。 ②春秋时郑大夫狐丘封人(即壶丘封人)之后,见《姓氏英贤传》(6,12,17,60)。【变】 即壶氏(4,60)。

  • 拉庫塔

    读音:Lākùtǎ【综】 清满洲正黄旗中有拉库塔氏(259)。

  • 读音:Xié【综】 源出不详。山东即墨(62)、台湾彰化(64,68,261)、陕西勉县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大同、临汾、运城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山西人口姓氏大全》

  • 楊吉哩

    读音:Yángjílī锡伯族姓氏。《中国人的姓名·锡伯族》有载。后或取其首音谐以汉姓“杨”而为单姓。

  • 達德履台

    读音:Dádélǚtāi【综】 元时人姓。爱不哥察儿,蒙古达德履台氏,元时仕至韶州路达鲁花赤,见《申齐文集》(399)。

  • 錫納明安

    读音:Xī'nàmíng'ān【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库鲁默博尔(23,63)。【变】清蒙古镶黄旗中有西纳明安氏(259),〔西纳明安〕似即锡纳明安之异译。【人】锡纳明安都尔玛占,清镶黄旗人,世居库

  • 读音:niǎn向以父德,任为辇郎,当以官为氏。(见《汉书·刘向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