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龙吟草甲乙集

龙吟草甲乙集

二卷。清孙景贤(1880-1919)撰。孙景贤,字希孟,号龙尾,江苏常熟人。其父孙国桢光绪二十年(1894)进士及第,官户部主事,能属文,善诗词。孙景贤童年早慧,继承家学,苦心孤诣,亦能诗工词。进入民国之后,曾于检察庭供职,未展其才。他死后,旧友前清编修孙兆玮遵其嘱,将其手编的《龙吟草》付梓,并为之作序,称其“诗格进而益上,篇章虽寡,俱卓然可存者”,其诗皆“平生所雕肝琢肾、精研洞微”之作。《龙吟草》所收之诗,有的反映戊戌政变和庚子之乱,堪称诗史,有的表现伤时愤世之感,沈郁苍凉,七古《正阳门行》、《宁寿宫词》诸篇是其代表作。《宁寿宫词》末尾说:“刑余自古有英雄,索隐能存史笔公。亡秦却是赵公子,未许陈王第一功。”《龙吟草》甲集收辛亥革命以前诗作,孙景贤生前印有单行本。本书为民国十年庚申仲冬铅印本。

猜你喜欢

  • 袁氏丛书

    九种,十九卷。明袁颢、袁仁等撰,袁黄编。袁黄字坤仪,号了凡,浙江嘉善人。万历年间进士,曾官兵部主事,著有《评著八代文宗》、《袁了凡纲鉴》等。是编收袁氏家族著作。袁颢字菊泉,袁黄之曾祖;袁仁字良贵,袁黄

  • 西泠怀古集

    十卷。清陈文述(1777-1843)撰。作者生平见《西泠闺咏》。他晚年悟道,遁入空门,西湖所以名甲天下者,不独以水秀山明,更因名人遗踪甚盛。自帝尧时之许由,西汉之东方朔,唐之白乐天,宋之苏东坡,郭祥正

  • 春秋公羊传解诂

    十一卷。何休(129-182)撰。何休字邵公,任城樊(今山东曲阜)人,东汉著名经学家。据《后汉书·何休传》,何休“为人质朴讷口,而雅有心思,精研六经,世儒无及者”。善历算,尤好《公羊春秋》。曾以列卿子

  • 春秋三传辩疑

    二十卷。元程端学(详见《春秋本义》)撰。此书以攻驳三传为主,凡程氏认为三传有可疑者,皆摘录经文传文而引诸儒之说疏辩干下。不信三传之风创于唐啖助、赵匡,而韩愈亦有“《春秋》三传束高阁,独抱遗经究始终”之

  • 性理字训

    一卷。旧本题宋程端蒙(生卒年不详)撰、程若庸(生卒年不详)补辑。端蒙字正思,德兴(今江西省德兴县)人,朱熹门人,淳熙七年(1180)乡贡,补太学生,后以对策不合去,不复应举。著有《毓蒙明训》。若庸字达

  • 声律发蒙

    五卷。元祝明(生卒年不详)撰。祝明字文卿,直隶安平(今属山东)人。潘瑛续,明刘节校补。据高儒《百川书志》云:《声律发蒙》二卷,元博陵安平隐者祝明文卿撰。自一字七字至隔句各押一韵。对偶浑成,音响自合。共

  • 清芬阁米帖

    十八卷。清王亶望(生卒年不详)辑。王亶望,山西系,汾州(今山西汾阳一带)人。官至巡抚。王氏该帖汇刻米书四集,每集四卷,又附《画锦堂记》和《离骚经》各一卷,共为十八卷。米书自宋以来的各种刻本,全帙很少见

  • 潜颖诗

    十卷。何维棣(约1897前后在世)撰。何维棣字棠孙,湖南道州(今湖南道县)人,生卒年未详。光绪八年(1882)举人。官四川侯补道。维棣为绍基之孙。维棣以能文鸣于时,其诗才思横溢,而维棣于经训、小学亦颇

  • 续补兴国州志

    三卷,首一卷,清贺祖蔚修,刘凤纶纂。刘凤纶,参见光绪《兴国州志》条。光绪十五年(1889),州人陈光亨续修州志,刘凤纶曾任分修,旋官湖南,于二十九年(1903)回原籍。州人公议再续州志,搜求旧存,始知

  • 易经图解

    一卷。清桑日升撰。作者为湖南零陵人,生卒年不及仕履均不详。据此书自序题顺治十五年(1658)季春,可知其乃清初之人。朱彝尊《经义考》载此书为一卷。此书以为学易必先学图,图不学则易不传,因作图解。但其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