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黑鞑事略

黑鞑事略

①一卷。宋彭大雅撰、徐霆疏。大雅字子文,鄱阳(今江西波阳)人;霆字长孺,永嘉(今属浙江)人。宋人称蒙古为黑鞑靼,以别于漠南的白鞑靼(汪古),故名。两人分别于1233年、1235-1236年奉命出使蒙古,记下自己的见闻。两人见面后,各出所编,以相参考。徐以彭书先成,故以彭所编者为定本,闻有不同,则复疏于下方。是书内容丰富,叙述蒙古地理、物产、气候、放牧和围猎方式、语言文字、贸易、官制、军事等,均系作者见闻,有很高的史料价值。现存最早的版本是嘉靖二十一年(1542)抄宋刻本,较好的本子是王国维的《黑鞑事略笺证》,见《蒙古史料四种》。另有李文田撰《黑鞑事略札记》,一卷。② 一卷,附校记。宋徐霆撰。徐霆字长孺,永嘉(今属浙江温州市)人。该书作于宋理宗嘉熙元年(1237),书后作者自跋云:“霆初归自草地,尝编叙其土风习俗,及至鄂渚,与前纲书状官彭大雅邂逅,各出所编,以相参考,亦无大辽绝,遂用彭所编者为定本,间有不同,则霆复疏于下方。”可见该书为彭大雅所撰,徐霆注疏。据孟洪《蒙鞑备录》称鞑靼有三种:一为黑、一为白、一为生,成吉思汗及将相大臣皆为黑鞑靼也。该书叙述简洁,徐霆的注疏亦颇得事实,故颇受世人重视。近代罗振玉将该书重印,吴县人曹元忠,长洲章钰,又为之作校记。此书为东方学会刻本。

猜你喜欢

  • 陈庶常遗集

    四卷。明陈万言(约1620年前后在世)著。陈万言,字孟谔,后字居一,号鈃山,秀水(今属浙江嘉兴)人,生卒年不详。万历四十七年(1619)进士,授编修,改翰林院庶吉士,未及授官而卒。是集凡四卷,集中有诗

  • 眉山县志

    十五卷,清王铭新修,杨卫星、郭庆琳等纂。王铭新,曾知眉山县事。杨卫星,曾任眉山县修志局局长。郭庆琳,举人,眉山县视学。眉山县旧志于明末毁于兵燹,清初,历届县令勤事搜求,易稿数次,至嘉庆中始成定本。越十

  • 大宋高僧传

    见《宋高僧传》。

  • 锦官录四书臆说

    十二卷。清李锡书(详见《四书臆说》)撰。是书十二卷,前有自序。谓臆说者,本王姚江《五经臆说》之旧名。其卷一《大学》,卷二《中庸》,卷三《论语》、《孟子》,卷四、五、六泛论仁义礼知,卷七说学,卷八说人,

  • 扬州水道记

    四卷。刘文淇撰。刘文淇,字孟瞻,江苏仪征人。父锡瑜,以医名世。文淇孝养承志,能得观心。稍长即精研古籍,贯串群经。其据《左传》、《吴越春秋》、《汉书地理志》、《水经注》诸书,谓唐宋以前,扬州地势南高北下

  • 淮海居士长短句校记

    一卷。清朱孝臧(1857-1931)撰。朱孝臧原名祖谋,字古微,号沤尹,又号疆村,浙江归安(今吴兴)人。光绪进士,官礼部侍郎。词风近于吴文英。辛亥革命后多怀恋清室之作。有《疆村语业》。对辑校词籍用力甚

  • 春秋集传

    十卷。清李文炤(详见《周易本义拾遗》)撰。本书以胡安国《春秋传》为宗,兼取诸家之说。其说《春秋》,往往因引申太过,而曼衍于经义之外,如讲“元年”则牵连论及改元,再因改元而盛赞明朝十三帝皆不改元等等。类

  • 情中幻

    一卷。清崔应阶(详见《烟花债》)撰。杂剧《情中幻》共四折,取材于唐人沈既济的传奇小说《任氏传》。写任氏本是狐妖,郑六知其身份,却毫不介意。两人彼此爱恋,情深义重。韦崟贪恋任氏美色,以郑六有求于己相要挟

  • 闾丘辩囿

    十种,十五卷。清顾嗣立编辑。顾嗣立字侠君,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为康熙壬辰(1712年)进士,迁庶吉士,改补中书舍人,因病致仕。其人博学有才名,喜藏书,尤工于诗。其所居名秀野草堂,极水木亭台之胜,一时

  • 罗圭峰文集

    三十卷。明罗(?-约1519)撰。罗字景鸿,江西南城人。成化末年(1487)领京闱乡试第一,次年举进士,官至南京吏部右侍郎,遇事严谨,僚属畏惮。谥号文肃,学者称圭峰先生。著有《罗圭峰文集》。据周亮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