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黄帝内经明堂

黄帝内经明堂

残本一卷。隋杨上善(详见《黄帝内经太素》)撰注。据《唐书·艺文志》载,《黄帝内经明堂类成》十三卷,杨上善撰注,而宋以后即不见著录,散佚已久,更在《黄帝内经太素》之前。日本有传抄残本一卷,其卷首无“类成”字样。杨上善自序言此书原为三卷,编次混乱,故重行整理,编为十三卷,此说与唐志所载吻合。今所存为该书卷一,论手太阴肺经,首论肺脏形性经脉,次为腧穴,分叙中府天府,有侠白、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少商等八条。所注发挥详晰,有音释,有旧说异同比较,可以类推全书体例大略。原传抄本将此残卷列于《黄帝内经太素》之首(因该书缺第一卷),清光绪中袁昶校刊之后,又将其附于《黄帝内经太素》之后。此书可作为研究《内经》参考。无单行刊本。

猜你喜欢

  • 浮西施

    一卷。清徐石麒(详见《买花钱》)撰。本杂剧只一折,写范蠡辅越王勾践灭吴后,沉西施于江之事,而不采范蠡载西施同泛五湖之常说,用事奇谲,一反通说,词律谐畅,激扬高亢。其艺术成就与吴伟业的杂剧不相上下。本书

  • 解颐新语

    八卷。明皇甫汸(1497-1582)撰。其生平详见《百泉子续论》辞目。是编皆为其说诗之语,分为“叙论”、“述事”、“考证”、“诠藻”、“矜赏”、“遗误”、“讥评”、“杂记”等八门。自称匡鼎说诗,人为解

  • 春秋比

    二卷。清郝懿行(详见《易说》)撰。该书撰成于嘉庆十四年己巳(1809),刺取《春秋》前后经文,分别部居。他以方苞《春秋比事》一书便于省记,删其繁复,订正舛误,以经证经,借以发挥经义。该书有清道光七年赵

  • 东坡全集

    一百一十五卷。宋苏轼(1036-1101)撰。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嘉祐二年(1057)进士。除签书凤翔府判官,召直史馆。熙宁间,上书论新法不便,触怒

  • 荆南墨农全集

    清徐喈凤(约1673前后在世)撰。徐喈凤,字鸣歧,号竹逸,宜兴(今江苏宜兴)人。生卒年不详。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任永昌府推官,归田后,自号荆南墨农。著有《荆南墨农集》。是集编首为《滇游诗集》,

  • 易学启蒙补

    二卷。清梁锡玙撰。此书系补朱子《周易启蒙》。梁氏或补上书未备,或上书文字内容已备,而为之补图。此书于启蒙多补充,然画蛇添足之举也不少。梁氏当时以经学闻名,其易学得时人推崇。今观之,其易学多所疏陋。今存

  • 南野堂诗集

    七卷。首一卷。清吴文溥(1738-?)撰。吴文溥,字博如,另号甚多,有淡川、瓜牛舌,小芙蓉山人,苍玉道人等。槜李(今浙江嘉兴)人。其人仕途淹蹇,四十六岁时,逢乾隆六度南巡、曾诏试,献四言诗九章,不久放

  • 陈文纪

    八卷。明梅鼎祚(1549-1615)编。生平见《才鬼记》。梅鼎祚仿冯惟讷《古诗纪》之意,辑陈、隋以前之文为《文纪》,此为其一。南朝至陈而终,文亦至陈而极敝。其时能自成家者,诗仅阴铿、张正见,文则徐陵、

  • 残本说文续议

    九卷。清严章福撰。参见《说文校议议》。章福从兄可均撰《说文校议》,曾将所未详者四十六条撰为《说文问》以存疑。章福此书,意弥其缺,故题曰《续议》。此非完书,不知全书卷数,仅存卷十一上至卷十五上。考据必究

  • 北虞先生遗文

    八卷。明邵圭洁(约1540年前后在世)撰。邵圭洁,字伯如,一字茂齐,号北虞,江苏常熟人。嘉靖二十八年(1549)举人。是集为其子兵部主事邵禧厘所编。分为二帙。前一帙凡六卷,缮写多脱误。后一帙凡二卷,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