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鸣沙石室古籍丛残

鸣沙石室古籍丛残

十八种,三十卷。清末民国罗振玉(详见《云窗丛刻》)编。丛书汇辑隋唐等写本经史旧籍,分《群经丛残》和《群书丛残》两类。《群经丛残》中有唐写本《周易》、《尚书》、《毛诗》、《礼记》、《春秋穀梁》、《论语》等。《群书丛残》有唐写本《汉书王莽传》、残本《道德经义疏》、《庄子》、《古类书》、《文选》、《玉台新咏》等。均为中国古典文献中的重要典籍。陆德明《经典释文》,考证群经文字甚详,但在传刻中已失真,后卢氏有《经典释文校本》,颇精湛,今所出敦煌唐人写本经书却多为卢氏所未见,罗振玉把唐写本汇辑刊印,对经史研究,极有价值,有民国年间上虞罗氏影印本。

猜你喜欢

  • 谈天

    十八卷。英国侯失勒·约翰(1792-1871)撰,伟烈亚力口译,李善兰、徐建寅笔受。侯失勒·约翰父维廉系英国天文学者,以发现天王星著名于世。约翰亦以治天文学著《密体》于当时。是编为其所撰《天文学》纲要

  • 篆文纂要

    四卷。清陈策(生卒年不详)撰。陈策字嘉谋,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此书依韵分编,每字下首列《说文》,次大篆,次钟鼎文。不载所引书名,注极粗略,对于字体无所辨证。大抵是供镌刻印章所用。《四库提要》据浙江

  • 春秋左氏传贾服注辑述

    二十卷。清李贻德(1783-1832)撰。贻德字天彝,号次白,一号杏村,嘉兴(今浙江嘉兴)人,清代著名学者。嘉庆戊寅举人,善小学,省试出高邮王引之之门,学行为王氏所深器。著作除本书外,尚有《周礼剩义》

  • 论语郑义

    一卷。清俞樾(1822-1907)撰。樾字荫甫,号曲园,浙江德清人。著有《春在堂全集》。注《论语》的书以何晏《集解》所载孔安国注最早,但有人怀疑其为赝品,不足依据。陆德明《经典释文·叙录》称,郑玄就鲁

  • 钱子语测

    二卷 见《钱子测语》。

  • 竹屿山房杂部

    三十二卷。明宋诩(生卒年不详)及其子宋公望(生卒年不详)分撰,由宋公望之子宋懋澄合而编之。宋诩,字久夫,宋公望,字天民,其生平事迹俱不详。此书三十二卷,其中养生部六卷、燕闲部二卷、树畜部四卷为宋诩所撰

  • 时务论

    一卷。晋杨伟(生卒年不详)撰。伟字世英,冯翊(今陕西大荔县)人。曾任尚书郎,征南军师等职务,参与并修造了《景初历》。杨伟一生勤于著述,据《隋书·经籍志》杂家类记载:“《桑丘先生书》二卷,晋征南军师杨伟

  • 子史碎语

    二十四卷。明胡尚洪(生卒年不详)编。胡尚洪,字叔开,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县)人。其生平事迹不详。此书成于天启六年(1626年),《明史·艺文志》中有著录。内容皆采摭诸书,饾饤而成。共二十四卷,分为造化、

  • 五经堂文集

    五卷。清范鄗鼎(约1681年前后在世)撰。范鄗鼎字彪西。山西洪洞人。生平详见《理学备考》(辞目)。康熙六年(1667)进士,养母不仕,闭门读书。阐明绛州辛全之学,与应伪谦、李颙以理学著称。设立希贤书院

  • 文学兴国策

    二卷。美国林乐知(详见《中国关系论》)译,吴江林廷旭述。同治十年(1872),日本政府首次派员出使外国,日本官员森有礼(1847-1889,曾于1875-1878任驻华公使)被派往美国任职,并奉政府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