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高子遗书

高子遗书

十二卷。《附录》一卷。明高攀龙(1562-1626)撰。高攀龙,字存之,一字云从,号景逸,无锡人。万历进士,官至左都御史。曾与顾宪成修复东林书院,讲学其中。宪成没后,由他继主讲习,故世称“高、顾”。著有《高子遗书》《周易简说》等。是集为其门人陈龙正所编,凡十二卷,刊刻于崇祯年间。卷一为语,卷二为札记,卷三为经说、辨、赞,卷四为备义,卷五为语录,卷六为诗,卷七为疏、揭问,卷八为书,卷九为序,卷十为碑、传记、谱训、卷十一为志、表、状、祭文,卷十二为题跋、杂书。《附录》一卷为志、状、年谱。是集前有崇祯元年(1628年)诰命,崇祯五年(1632年)钱士升序,崇祯四年(1631年)陈、龙正序,又小序。今观是集,其讲学之语,多阐发周密,切近笃实。其诗作则冲淡清雅,无明未纤诡之习。攀龙亦善文,笔调旷达,具有较高的工力,于其时卓然自立,不愧为明末一代大家。有崇祯年间本,《四库全书》本存世。

猜你喜欢

  • 春秋或辩

    一笔。清许之獬撰。之獬字直庵,号莲峰,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拔贡生,官贵州余庆县学教谕。《春秋或辩》一卷,主要辨证《春秋》所用的历法。作者认为,夏以建寅之月为岁首,商以建丑之月为岁首,周以建子之月为岁

  • 是非学体要

    三卷。美国狄考文(详见《形学备旨》)、赫先志(即赫士,详见《声学揭要》)合译。是基督教伦理学专著。全书分三卷,卷一论是非原理;卷二论遵理之善;卷三论遵命之善。从内容分类而言,前一卷讨论是非之体,即理论

  • 馆陶县志

    十二卷。清赵知希纂修,张兴宗增修。赵知希,字大音,安徽泾县人。出身举人,雍正三年(1725)任馆陶县知县。张兴宗,字肯堂,浙江鄞县人,雍正十三年(1735)任馆陶知县。雍正五年(1756)“诏修直省通

  • 经史百家杂钞

    二十六卷。清曾国藩(1811-1872)编。曾国藩,原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道光进士,曾任礼部右侍郎等职。咸丰、同治间先后镇压太平军和捻军起义,系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其一生标榜程朱理学,

  • 琅华馆帖

    二卷。清王铎(1592-1652)等书。王铎字觉斯,一字觉之。号文安、嵩樵、疾庵、疾仙道人。河南孟津人。官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谥文安。工诗文、书画。行草宗钟繇、王羲之,颜真卿、米芾。笔力雄健,长于布

  • 读书丛说

    六卷。元许谦(1199-1266)撰。谦字益之,晚号白云老人,学者称白云先生。江浙省金华(今属浙江省)人。元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谦自幼勤奋好学,于书无所不读,延璠初,居东阳八华山讲学,从学者多至千余人

  • 礼记纂图注义

    十三卷。元彭廉夫(生卒年不详)撰。此书见乾隆钦定《礼记义疏》,杭世骏《续礼记集说》,而系辑自《永乐大典》,为《四库全书》纂修官戴震等所编。考此书卷次可知,卷一《曲礼》谓“礼之委曲细微者”一节,第二行有

  • 王氏读说文记

    一卷。清王念孙撰。参见《广雅疏证》。这是王氏读《说文解字》的札记,篇页不多,但极为精核。如谓:“‘社”字古音土,故从土得声。《春秋闵二年传》:‘间于两社,为公室辅。’《汉书·叙传》:‘布历燕齐,叔亦相

  • 通天台

    清吴伟业撰。其生平见《梅村集》条。此剧写主人公梁朝尚书沈炯自梁亡后,身遭离乱,失路异乡,旅居长安,忧愁不堪。一天,带着小僮来到长安郊外荒凉之地,偶至汉武帝通天台遗迹。观之不禁生古今兴亡之感,恣情痛哭于

  • 书畴彝训

    一卷。明蔡悉撰。其生卒年不详,约明嘉靖、万历间在世。悉字士备。安徽合肥人。嘉靖三十八年(1559)进士,授常德推官,后擢南京吏部主事,累官南京尚宝卿,移署国子监。悉高风亮节,为官清廉,淡于功利,体恤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