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韩非子集解

韩非子集解

二十二卷。清王先慎(生卒年不详)。王先慎,字慧英,长沙人,官道州训导,著《韩非子集解》二十二卷。王先慎认为《韩非子》“旧注不备,且有舛误,近儒多所匡益”《续四库全书提要》,便依自己的看法,撰成《韩非子集解》一书。书中采用了卢文弨、顾广圻、王念孙、王引之、王渭、俞樾等许多人的见解,以充实全书,但书中漏洞很多。“洪颐煊《读书丛录》有考订《韩子》二十余条,竟未收入,殊为可怪。《韩子》之文,与《左传》、《国语》、《国策》、《史记》,诸子相同者,并未详细校勘,即本书前后,亦未关照。”(《续四库全书提要》)全节相同、字句相同的内容,分别出现在不同的篇章内,并没有作删除。甚至句读音义,也有弄错的地方。在研究《韩非子》一书时,该书只能作为参考。该书有光绪丙申(1896)刊本,《续四库全书提要》有介绍。

猜你喜欢

  • 竹汀居士年谱

    一卷。又名《钱辛楣先生年谱》。清钱大昕(1728-1804)自述,其孙钱庆曾校注续编。大昕字晓征,号辛楣,又号竹汀居士,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市)人。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官至少詹事。乾隆四十年以后

  • 鄮峰真隐漫录

    五十卷。宋史浩(1106-1194)撰。史浩,字直翁,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市)人。绍兴十四年(1144),登进士第,调绍兴余姚尉。历官国子博士,建王府教授。绍兴三十二年(1162),建王即位为孝宗,史

  • 待轩诗记

    八卷。明张次仲(1589-1676)撰。次仲字元岵,号待轩;初名允昌,字孺文,晚号浙汜遗农。浙江海宁人。明亡后,绝迹人事,著述甚富。有《周易玩辞》、《困学记》、《待轩诗记》、《待轩集》。是书前载总论二

  • 石经考异

    二卷。清杭世骏撰。杭世骏(1695-1772),字大宗,号堇浦,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乾隆时举博学鸿词科,授编修。因主张“朝廷用人,宜泯满汉之见”,罢归。晚年主讲粤东、扬州书院。学识渊博,长于史学及小

  • 明季实录

    一卷。明末清初顾炎武(1613-1682)撰。炎武字宁人,初名绛,曾自署蒋山佣,学者称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明诸生,少年时参与复社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抗清斗争。事败遍游华北,图谋恢复明室。

  • 周礼郑司农解诂

    六卷。东汉郑众(?-83)撰,清马国翰辑佚。郑众字仲师,郑兴之子。官至大司农,史家称“郑司农”,亦称“先郑”。幼从父学习《左氏春秋》,明《三统历》,兼通《诗》、《易》,知名于当世。事迹见《后汉书》本传

  • 满汉合璧内阁票本式样

    不分卷。是书为清内阁票拟通本式样及部本式样,亦名《丝纶》。无辑录人姓名,亦无撰刻年月。清内阁票拟本章,要求满汉字并用,是书即为求其彼此相合,将一些通行要语辑录为巾箱小本,以备票拟时用。清朝初年,即有这

  • 小山词

    一卷。宋晏几道(1031?-1106?)撰。几道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晏殊第七子。他出身宦门,但不肯攀附权贵和趋从时俗,性情孤傲耿介,所以仕途蹇仄,曾被牵连审查。本书存二百五十余阙;

  • 阮子政论

    一卷。三国魏阮武(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阮武,字文业,陈留(今河南开封市东南)人,官至清河太守。《隋书·经籍志》称有《阮子正论》五卷,《旧唐志》、《新唐志》作《政论》,《意林》著录《阮子》四卷,

  • 福建通志

    ①六十四卷,清金鋐修,郑开极、陈栻纂。金鋐,顺天府宛平县(今北京市丰台区)人,顺治九年(1652)进士,至翰林院庶吉士,康熙初年巡抚福建。郑开极,闽人,进士出身,翰林院编修。陈栻,曾任广西苍梧道参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