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卷。清张丙炎刻。所收皆包世巨一家之书。“小倦游阁”是包世臣斋名。第一卷为自书诗文及杂临古帖。第二卷删拟《书谱》。第三卷《〈十七帖〉疏证》。第四卷答问十二条。包世臣自负草书,自谓能上接王羲之。所著《艺
六卷。明陈耀文编(详见《经典稽疑》条)。此书杂录各书新异之语,不立门目,也无所考订。盖随阅随钞,自备谈资而已。初在陈耀文官陕西时纂此书,因其官署后有双桧,乃题曰《桧林杂志》。待陈耀文归故里后补辑成帙,
三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潘绍诒修,周荣椿纂。潘绍诒,光绪初年任处州府知府。此志光绪三年(1877)刻本。全书三十卷首一卷末一卷,分为:卷一至卷三封域志,目为星野、疆域、沿革、形胜、山川一二。卷四水利
八卷。清于成龙(1617-1684)撰。于成龙,字北溟,号于山,山西永宁(今离石)人。顺治十八年(1661)由副榜贡生授知县。累官知府、直隶巡抚、两江总督。著有《于山奏牍》。是集皆其历任所纪。《罗城书
六卷。东汉郑众(?-83)撰,清马国翰辑佚。郑众字仲师,郑兴之子。官至大司农,史家称“郑司农”,亦称“先郑”。幼从父学习《左氏春秋》,明《三统历》,兼通《诗》、《易》,知名于当世。事迹见《后汉书》本传
一卷。明代释正明(生卒年不详)撰。正明,俗姓常,字养拙,蒲州(今属山西省)人。生秉异姿,独怀幽趣。某夏日近黄昏之时,他仰望青天,喟然长叹:“世界许阔,如何拘此坏我善因”。遂落发于南海普陀,时年二十岁。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一卷。清高兆(生卒年未详)撰。高兆字固斋,侯官(今福建闽侯)人。沈懋德跋云:“固斋先生为八闽骚坛巨手,余于全闽诗话,睹其数作,皆超脱雄浑,嗣响盛唐,顾以未见全集为憾。兹宫词一编,其隶事虽与陈蒋王徐四家
十五卷,首一卷。清金元烺修,吴昆田、鲁蕡纂。金元烺,浙江嘉善人。监生,清同治十三年(1874),知安东县事。吴昆田,生平见本书《光绪淮安府志》条目。鲁蕡,见本书《光绪清河县志》条目。此志凡十五卷。卷一
一卷。明费宏编。费宏,字子允。铅山(今江西)人。生卒年不详。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第一。官至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嘉靖五年(1526)六月十三日世宗御平台,召费宏及大学士杨一清、石珤、贾咏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