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靖康要录

靖康要录

十六卷。南宋汪藻(1079-1154)撰。藻字彦章,饶州德兴(今属江西)人。崇宁进士,曾任翰林学士,绍兴中曾历知湖、抚、徽、宣诸州。著有《浮溪集》、《浮溪词》、《靖康要录》等。该书又名《靖康诏旨》,为北宋末编年体史书。逐日记载自北宋元符三年(1100)迄靖康二年(1127)五月一日钦宗一朝事迹。大凡靖康以前多录诏旨,靖康以来乃系史事。对宋金和战及宋朝政事制度记载较详,收录诏旨奏议颇多,可补史缺。乾道三年(1167)洪迈修《钦宗实录》时,多采此书材料。但该书亦有记载失实及详略失当之处。书有《十万卷楼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另有振绮堂抄本,路有抄本,清乾隆间彭氏知圣道斋抄本,六卷,江南图书馆刊本,《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周易郑荀义

    三卷。清张惠言撰。张氏认为郑、荀均是费氏易学,故述两家易说合为一编。张氏称:“郑言礼,荀言升降”,其驳郑氏卦爻无变动谓之彖词,谓七八者彖,九六者变,经称用九用六,而辞皆七八,名与实不符。其论尚精当,学

  • 春秋提纲

    不分卷。清刘景伯(1795-?)撰。景伯字石溪,内江(今四川内江)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大挑,官新都学使。潜心经学,尤深于《春秋》,著有《枕经堂文集》四卷,《春秋提纲》是集中的一种。该书分为二十

  • 明孝友传

    八卷。明郭凝之撰,凝之事迹见《孝友传》条。该书乃是《孝友传》续作,全采明代之人,上起士大夫,下至沙门和尚、乞丐。人各为传,共计429人。

  • 萧韶考逸

    二卷。明吕怀(生卒年不详)撰。吕怀字汝德,号中石,嘉靖年间进士,累官至太仆寺少卿,有《周易卦变图传》,《历考庙议》等书。吕怀律吕之学师承于湛若水。该书则是吕怀与他的门人胡采等人问答而作。其说以黄、大、

  • 章申公九事

    一卷。北宋章惇(1035-1105)撰,不著编辑者姓名。章惇字子厚,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徙居苏州。进士及第。博学善文,王安石重其才能,提拔为编修三司条例官,后任参知政事。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与司

  • 庄渠遗书

    十二卷。明魏校(1483-1543)撰。魏校本姓李,字子才,号庄渠,江苏昆山人。弘治年间进士及第,授为南京刑部主事,历迁郎中,不为太监刘瑾所屈,召为兵部郎,移疾归。嘉靖元年(1522)复起,官至太常寺

  • 字诂

    一卷。清黄生撰。黄生生平见“义府”。是书取曹魏张揖《字诂》以名其书。所辑多单音词,黄氏根据六书理论,分析字形,审定音读,判断通假,追溯源流,引据淹博,间用方俗口语。《四库提要》赞是书云:“于六书多所发

  • 宝雪斋赵帖

    二卷。元赵孟頫(1254-1322)书。赵孟頫,宫道人,湖州(今浙江吴兴)人。本为宋宗室,入元后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水精道人官刑部主事,后累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封魏国公,谥文敏。赵孟頫工于书法,尤精正、

  • 浙西水利备考

    四卷。清王凤生撰。王凤生,字竹屿,安徽人。父友亮,始侨寓江宁。凤生少治举子业,屡试不第。嘉庆十年(1805),援例以通判试用浙江。嘉庆二十五年(1820),补嘉兴府通判。凤生在浙江日久,屡著知县事,所

  • 周易订疑

    十五卷。《序例》一卷。《易学启蒙订疑》四卷。《周易本义原本》十二卷。董养性撰。朱彝尊《经义考》列于明代,四库臣列于元末,考证说:元末有董养性,字迈公,乐陵人。至正中曾作昭化县令,摄剑州事。入明不仕,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