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隰西草堂集

隰西草堂集

十二卷。明万寿祺(1603-1652)撰。万寿祺,字年少,一字介若、内景。江苏徐州人。崇祯三年(1630)举人。明亡后隐居浦西。他身著僧衣,自名慧寿,号明志道人,或曰寿道人,而饮酒食肉如故。与阎尔梅合称“徐州二遗民”。寿祺风流倜傥,才华横溢。他工诗文,善书画,而琴、棋、雕刻、刺绣,亦无不精妙。其诗歌在内容上多抒写国破家亡的悲愤,形式上以七律见长。情调激楚苍凉,语言工整严谨。著有《隰西草堂集》十二卷、《文集》三卷、《遁渚唱和集》一卷。该书在清初有刻本,因集中多有对明王朝怀念的遗民情绪,被查禁,原刻本不存于世。清道光时拔贡孙氏得万寿祺手稿残本,合铜山举人丁靖山录诗,刻为《隰西草堂集》。集自遭禁后,清初刻本无一存。其后人亦莫敢收藏,孙氏多方采辑,得文三卷、诗五卷、词一卷,刊成印布无多,而版已失。光绪时,徐州府知府桂中行履真,刻《二遗民集》,于孙本略有删节。孙本又不复可得,徐州人董士恩重刻之,董氏刻本收文及杂著四卷、诗五卷、补遗一卷、词一卷、年谱一卷,计十二卷,成于癸酉(1933)之冬,为万寿祺文集最全备者。亦是该集传世之版本。

猜你喜欢

  • 马端肃奏议

    十二卷。马文升撰。马文升(1426-1510),明河南钧州(今禹县)人。字负图,号三峰居士。景泰(1450-1457)进士。授御史,历任山西、湖广巡按,福建按察使。成化(1465-1487)初,巡抚陕

  • 通易西游正旨

    见《西游记》。

  • 虞山丛刻

    十四种,三十一卷。民国丁祖荫(详见《虞阳说苑》)。丛书所辑均为丁祖荫搜集清初常熟先哲著作,多没有刊本,或与刻本不同的抄本,如有价值,亦收入。共三集,甲集收五种,除钱谦益《吾炙集》一卷、《东山洲和集》二

  • 别本白石山房稿

    二十六卷。清李振裕(约1685前后在世)撰。李振裕,字维饶,号醒斋,江西吉水人。生卒年不详。康熙九年(1670年)进士,由庶吉士历官刑、工、户、礼四部尚书,曾督学江南。是集有诗文各十三卷,前后无序跋,

  • 笔元要旨

    一卷。明徐渭(1521-1593)撰。徐渭初字文清,后改文长,号天池山人、青藤道士等。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二十岁时为生员,屡应乡试不中。中年作过浙、闽总督胡宗宪的幕僚。徐渭善诗文,不落窠臼。所作戏曲

  • 中说

    三卷。元敖(生卒年不详)撰。敖字、号、籍贯及生平事迹均不详。此书主要依据历代图书,杂以佛教、道教学说撰成。书中首先绘出先后天理数图,又绘有求仁尽性诸图,各图之下附以文字论述和说明,文图并茂,颇有特色。

  • 华阳国志

    十二卷,附录一卷。晋常璩撰。常璩,晋蜀郡江原(今四川崇庆东南)人,字道将。少好学,仕成汉为散骑常侍,掌著作。永和三年(347),桓温伐蜀,他劝成汉主李势降。夏为恒温参军,隋主建康。所撰《华阳国志》,是

  • 孝经刊误

    一卷。宋朱熹(见《周易本义》)撰。该书成于淳熙十三年(1186),时熹57岁,主管华州云台观。该书取古文《孝经》分为“经”一章,“传”十四章,删旧文二百二十三字。书后有《自记》曰:“熹旧见衡山胡侍郎(

  • 道德真经四子古道集解

    十卷。金寇才质(生卒年不详)撰。寇才质,字志道,古襄人。他喜好恬淡之乐,不争功名利禄,曾研究丹经卜筮之术。撰有《道德真经四子古道集解》。寇才质认为老子之经,章章有旨,且深且远。又以为前人诸家《老子》之

  • 笏峙楼集

    五卷。清张祖年(约1711年前后在世)撰。张祖年汤溪(今浙江省金华龙游之间汤溪镇)人,字申伯。好作游戏文。本集有《释疑孟》一卷,因司马光有《疑孟》一书,而祖年逐条为之辩;《废言》四卷,中多游戏文字,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