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隋唐演义

隋唐演义

①十卷一百一十四节。不题撰人。书中第九节至九十八节,同熊大木《唐书志传通俗演义》。开头数节及九十九节以后,同罗贯中《隋唐两朝志传》。实为书商割裂抄录二书而成。因主要部分同《唐书志传通俗演义》,故一般视该书之名为熊氏《唐书志传通俗演义》的别题。内容见《唐书志传通俗演义》、《隋唐两朝志传》。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著录该书有明武林精刊本。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藏有武林书坊刊本。②清褚人获撰。褚人获字稼轩,又字学稼,号石农,江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卒年不详。他擅长写诗作文,尤其熟谙明代稗官野史,一生布衣不仕,交游皆吴中名士。著作除本书外,还有《坚瓠集》七十六卷,及《读史随笔》、《退佳琐录》、《圣贤群辅录》、《续蟹谱》、《鼎甲考》等。《隋唐演义》是在《隋唐志传》、《隋史遗文》、《隋炀帝艳史》等有关故事的基础上,参阅史传,吸取民间故事传说编写而成。全书一百回,叙述了从隋文帝即位伐陈起,到唐明皇从四川返回长安止,共一百七十余年的历史故事。全书的基本情节线索可概括为两条:一是以隋炀帝、朱贵儿及唐明皇、杨贵妃的“两世姻缘”为主线的帝妃宫廷生活;一是描写隋末群雄起兵,秦琼、单雄信、程咬金等英雄人物的传奇经历。通过这些描写,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荒淫靡烂的生活,歌颂了“草泽英雄”的勇敢和侠义精神。《隋唐演义》成功地描绘了秦琼、单雄信、程咬金、徐懋功等人的英雄事迹,善于抓住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性格,如秦琼当锏卖马、单雄信受刑等描写,鲜明地突出了人物的个性。小说的另一特色,是它受讲史和话本小说的影响,在情节设计上,不求史料的真实,而是以故事的生动性、趣味性为依归,将“红拂女私奔李靖”、“花木兰替父从军”、“李太白醉草答番书”等传说点缀于全书之中,大大地增添了小说的故事性,具有浓厚的民间文学色彩。但它把历史上著名的昏君隋炀帝美化为多情的仁德君主,把唐王朝的中衰完全归罪于女人,把历史事件予以轮回报应的阐释,每一回前忠孝节义的枯燥说教等,都是封建糟粕,大大损害了作品的思想价值。《隋唐演义》版本有清回雪草堂刊本、康熙间文盛堂重刻回雪草堂本,乾隆五十八年崇德书院藏板本、嘉庆十年重刊自厚堂藏板本等。现代有1956年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本,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在1956年版本的基础上校正重印。

猜你喜欢

  • 拟山园帖

    十卷。清王无咎(生卒年不详)辑。王无咎,字藉茅,清代大书家王铎次子。该帖刻于顺治辛卯(1651),成于己亥(1659)。帖中皆为王铎一人书迹,临古与自书相间,大小真草俱存。王铎于明入清,至大学士,由于

  • 赐书堂诗稿

    清翁照(1676-1755)撰。作者生平详见《赐书堂集》(辞目)。是诗稿辑诗一百三十余首。从诗稿中之《咏史》、《阮步兵阵拾遗》等显现出多感激、愤怼、奇怪可喜之词。充分表现作者思想和作诗的熟练技巧。是书

  • 山舟纫兰集

    二卷。清陈敬(生卒年不详)撰。陈敬,字端宁,号髻儒,江苏娄县(今上海松江)人,陈虞在之女,周忠忻之妻。清代文学家,诗人。幼即工诗词,兼工画花卉翎毛。在世二十六年。著有《绣余杂咏》、《名媛缓针》、《古今

  • 毛诗札记

    一卷。刘师培(1884-1920)撰。师培著有《尚书源流考》,已著录。该书对诗义的训诂和解释多依据《尚书源流考》一书,触类旁通,用来修正疏家的失误。由于刘师培对于训诂学的研究造诣极深,因此能够用传例来

  • 抱朴子

    见《抱朴子内外篇》。

  • 纪录汇编

    二百一十六卷。明沈节甫(生卒年不详)撰。沈节甫,字以安,号锦宇,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嘉靖四十七年(1619)进士,历祠祭郎中,万历间累官工部左侍郎。疏请省浮费,核虚昌,止兴作,减江浙织造,停江西瓷器

  • 四书讲义

    ① 一卷。明顾宪成(1550-1612)撰。顾宪成字叔时,别号泾阳,江苏无锡(今江苏无锡市)人。万历进士,授户部主事,后因忤旨,归故里。与弟允成创东林书院,与同道讲学其中,抨击奸佞,声名大振,阉党魏忠

  • 麈史

    三卷。北宋王得臣(1036-1116)撰。王得臣字彦辅,自号凤台子,安州安陆(今属湖北)人。初受学于郑獬,又受学于胡瑗。嘉祐四年(1059)进士及第。历提举开封府界常平等事、开封府判官、知唐州、军器少

  • 禹贡水道便览

    一卷。清张先振撰。张先振字以厚,湖北汉阳人,清代后期学者,除撰有本书外,还著有《周易互卦图说》、《周礼精义》、《仪礼考》,《律吕考》等书。本书名“水道便览”,与书之内容甚是相符。书中略于山而详于水,对

  • 四王合传

    一卷。著者不详。该书记吴三佳、尚可喜诸藩事迹,惟书中所记有极不切实处,且脱误甚多。现有《荆驼逸史》本、《明季裨汇编》本、《扬州十日记》合刻本,而以前本讹字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