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隆昌县志

隆昌县志

①十二卷,清黄文理纂修。黄文理,巴陵人,曾任隆昌县知县。隆昌县志创于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其时县令钱振龙奉檄纂辑数条,附入郡志,仅二十四页。黄文理任县令后,认为旧志过于简陋,因修兹编而续之。《隆昌县志》乾隆二十九年(1764)刻本,共十二卷,卷首为序、姓氏、凡例、城图、舆图。正文分为:卷一,星野、形胜、山川、沿革。卷二,疆域、城池、廨署。卷三,坛壝、祀典。卷四,坊表、里社、乡场、桥梁。卷五,田赋、户口、积贮、盐政、防讯。卷六,学校、庙制、礼乐、书籍、学额、书院、乡饮。卷七,驿递、铺递。卷八,秩官。卷九,选举、名宦、人物、忠孝、节义、隐逸、流寓。卷十,风俗、节序、土产、古迹、寺观、仙释、坟墓、祥异、杂记。卷十一至卷十二,艺文。此志搜遗辑坠,使一邑志乘益臻完备,其功不可没。然列目纷繁,有失伦次。且卷端太守以下载序六篇之多,率皆僚属标榜谀颂之词,读之令人生厌。② 四十二卷首一卷。清魏元燮、花映均修,觉罗国欢增修,晏祐增纂。觉罗国欢,曾任隆昌县知县。晏祐,进士,曾任平谷县知县。隆昌本富顺之隆桥驿,明隆庆年间始割荣、泸与富之地而成县。志乘自乾隆二十九年(1764)县令黄文理纂修后,乾隆三十二年(1767)县令朱云骏、道光三年(1823)县令张聘三、咸丰十一年(1861)县令花映均先后续修。兹编则为续咸丰志而作。《隆昌县志》同治元年(1862)刻本,此志名目次序,悉遵省城志局颁发纂修章程,毫无变易。凡乾隆四十年,以前,备录旧志,乾隆四十年以后事,皆一一增入。艺文门悉录旧志,新人新篇,非无佳作,然以其人见存,故避嫌不登。综观全书,文笔流畅,选材精审。木政、权政、土司、屯练、屯田、古帝王、故宫、僭窃、方技等类,以非隆昌县所有,故削而不载,亦为允当。尚有同治十三年(1874)晏祐增刻本。

猜你喜欢

  • 藕香零拾

    三十九种,一百零一卷。清缪荃孙(详见《云自在龛丛书》)编。丛书共三十二册,所收多为世间罕见之书,或虽收入四库,但版本与四库不同的著作,也收入。如元李庭《寓庵集》八卷、元阎复《静轩集》五卷、元元明善《清

  • 明书汇石

    四卷。清姚学经辑。姚学经,生平见《晚香堂苏帖》。姚学经平生刻帖众多,为后世学者留下许多宝贵书学资料,但姚氏劣于精鉴,故刻帖中伪赝书迹甚多。此《明人汇石》则稍佳,伪帖较少,却于各书家之前,冠以大隶字之名

  • 忠义水浒传

    见《水浒传》。

  • 金匮要略注

    四卷。清张志聪(详见《素问集注·灵枢集注》)撰。《金匮要略》自林亿从张机《伤寒论》中辑录校订出来之后,为之作注者,元明以来不过寥寥数家,其中较好的注本有徐彬《金匮要略论注》,有论有注,较为详赡。张氏此

  • 玉峰诗纂

    六卷。明周复俊(1496-1574)编。周复俊,字子吁。昆山(今属江苏)人。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其善文,文笔清俊顺畅。诗非其所长。玉峰,是昆山的别名,即今昆仑山。本书收自西晋迄明代历代名家题咏

  • 江岷狱中文集

    四卷。明江以东(约1582年前后在世)撰。江以东,字贞伯,安徽全椒人。生卒年不详。隆庆二年(1568年)进士。官至江西提学副使。著有《江岷狱文集》。是集为其门人谢廷谅、谢廷赞、舒曰敬、晏文辉同编。凡四

  • 离骚经

    一卷。即清贺性灵所撰《三益斋离骚注》。此书扉页题《离骚经》三字,边题“古汲郡三益斋贺氏读本”,清史艺文补编称《三益斋离骚注》。清咸丰九年(1859)吴门刻本,东北师范大学藏。

  • 太玄

    见《太玄经》。

  • 酆都县志

    四卷首一卷,清蒋履泰纂修。蒋履泰,曾任都县知县。酆都县志创修于明弘治间,主笔者为邑人杨孟瑛,再修于清康熙间,主修者为邑令王廷献,编纂者为邑举人林坚本。嘉庆中邑令瞿颉续修,纂辑者为巴陵举人刘维理,但经兵

  • 毛诗名物释

    不分卷。清焦循(详见《诗陆氏疏疏》)撰。此书视其手稿,颇多残缺,初名《毛诗多识》,后又用丹笔改为今名。篇中虽分释为二十,或仅二三页,多不成卷。书末自记有云,辛亥(1791)九月初二日录毕,此书作之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