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阆风馆诗集

阆风馆诗集

二十二卷。明马朴撰。生卒未详。马朴,字敦芳,同州(今陕西大荔)人。万历四年(1576)举人。授景州守、补易州、擢襄阳知府,迁云南监察御史。事迹具详《(康熙)同州府志》列传。此编共古体诗一卷、四言古诗三卷、杂体诗一卷、五言律诗五卷、七言律诗五卷、五言排律、五言绝句、六言绝句各一卷,七言绝句二卷,末为诗余二卷。卷首有崇祯六年(1633)渭上年家子南居益序文。案关西以文章世其家者,首推冯翊马氏。朴从祖父庄公自强,从父符卿公协俱以德业知名海内。朴少沐祖泽。作诗鞭汉驱魏,下迄开元大历,体无不具,法无不合,及垂老归隐于沙苑之寄园,构室藏图书,而吟咏日富。读集中悯灾诗采兰曲诸什,可以见其诗之工。诗余以小令居多,炼字琢句。未臻化境,未有对玉环带清江引二阙,以散曲搀入诗余,固明人通病。《同州志艺文》称朴著有诗集二十二卷,文集三十六卷、四六雕虫三十一卷、同州志十八卷、日省近言六卷、名问九卷、寄园潭误四卷、谭子四卷、先师祀与考四卷、人鉴编八卷。但只《同州志》及《四六雕虫》世尚有传本,余皆不传。此本诗存而文已佚。有明崇祯刻本。

猜你喜欢

  • 易悟

    六卷。清刘方旸撰。方旸字芸庄,零陵(今湖南零陵县)人,乾隆时拔贡。方旸读《易》遇有疑义,将卦画及经传大义比类参照,以求其义例,常发前人所未发。《湖南通志·人物志》称其通经学,尤善于易,一爻一象不解,思

  • 守默斋诗集

    一卷。清何应祺撰。生卒籍贯均未详。何应祺颇能作古文诗,笔不免平直。如《桂林杂感》:“摧我栋梁天喜乱,受他锋镝士何辜。”《诸将》:“事权果归一,或可待时清。”《咏史》:“国无强与弱,得人炽而昌。人无智与

  • 春秋志在

    十二卷。明来集之(详见《读易隅通》)撰。集之字元成,明末经学家。崇祯十三年(1640)进士,历安庆府推官,仕终太常寺少卿。著有《读易隅通》、《卦义一得》、《易图亲见》、《倘湖樵书》、《博学汇书》等。《

  • 谢宣城集

    五卷。齐谢朓(464-499)撰。谢朓,字玄晕,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世称“小谢”,以别于谢灵运。是南朝齐著名诗人,“竟陵八友”之一。明帝时为中书部,出任宣城太守。以《北楼吟咏》为世盛传,诗家皆称

  • 朔方备乘

    八十卷。清何秋涛撰。何秋涛(1824-1862)字愿船,福建光泽人。道光年间考取进士,授刑部主事,曾主讲于保企莲池书院。何秋涛关切时政,尤重边疆史地研究,曾撰写《北徽汇编》记述上自汉晋下迄道光时期,蒙

  • 御制劝善要言

    二卷。清世祖撰。清世祖即爱新觉罗·福临(1638-1661)。此书大都是从诸家经典、成语中摘录的所谓“劝善格言”,尤其以宋代的《太上感应灵篇》中所摘的语句居多,共二百六十六条,如“勿以小善不足以为福而

  • 人道谱

    无卷数。清闵忠(生卒年不详)撰。闵忠归安(今浙江省吴兴县)人。《人道谱》是闵忠的一部杂纂之作。此书是仿刘宗周(著名哲学家)人谱之意而撰,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为人之必要,即做人的宗旨。全书共分八

  • 皇明通纪辑要

    二十四卷。明陈建(详见《皇明从信录》)辑。孙镔原订,清马允晋增订。陈氏尝撰《皇明通纪》,记洪武、永乐至正德、嘉靖、隆庆朝事。万历至天启朝则由马氏根据诸家之书,正以实录以续之。该书于辽事记载颇详,这与清

  • 增寿千字文

    一卷。清冯嗣京(生卒年不详)撰。嗣京字又三,号留士,又号柳墅,浙江桐乡人。康熙中岁贡生,官湖州府长兴县训导。著有《因树屋小草》、《梓红亭游稿》等。是编因周兴嗣《千字文》重一“洁”字,安章布句亦嫌无伦次

  • 胜饮编

    一卷。清郎廷极(1663-1715)撰。郎廷极字紫衡、又字紫垣,号北轩,汉军镶黄旗广宁(今辽宁北镇)人,是山东巡抚郎永清之子,自幼聪颖,十九岁时开始步入宦途,初任江苏江宁府同知,1705年授江西巡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