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霞诗集
五卷。《词》一卷。清包兰瑛撰。包兰瑛,生卒年不详,字春香,又字佩棻,江苏丹徒人,朱兆蓉之妻。此书有宣统二年(1910)杭州刻印本。书前有俞樾、傅崇黼、胡德彝、朱兆蓉所作序言及作者自序,有左孝澂、胡德彝、龚瑞英、朱佩、包舜英、汪联璋、金掌七人所作题辞。
五卷。《词》一卷。清包兰瑛撰。包兰瑛,生卒年不详,字春香,又字佩棻,江苏丹徒人,朱兆蓉之妻。此书有宣统二年(1910)杭州刻印本。书前有俞樾、傅崇黼、胡德彝、朱兆蓉所作序言及作者自序,有左孝澂、胡德彝、龚瑞英、朱佩、包舜英、汪联璋、金掌七人所作题辞。
七卷。隋代释慧影(生卒年不详)撰。慧影,俗姓江,巴蜀(今属四川省)人。为潼州迁善寺沙门,释道安弟子。隋代曾为二十五众主。其著述尚存的有《伤学存废厌修三论》和《大智度论疏》。《大智度论》略称《智度论》、
四十卷。宋张孝祥(1132-1169)撰。张孝祥,字安国,号于湖居士,乌江(今安徽和县)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孝宗时,累迁中书舍人、直学士院、领建康留守。不久,以荆南湖北路安抚使,请祠。进
一卷。明王文禄(生卒年不详)撰。王文禄字世廉,浙江海盐人。嘉靖十年(1531)举人,仕履不详。著有《心脉》等书。此书凡十八章,皆以训廉为主,其文似箴似铭,欲摹古而适成赝体。书中多平庸之论。设十八章是为
一卷。清汤球辑。常璩撰有《华阳国志》,前已著录,《蜀李书》为他的另一著述。《颜氏家训书证篇》云:“《李蜀书》,一名《汉之书》。”《史通·正史篇》云:“蜀初号曰成,后改称汉,李势散骑常侍璩撰《汉书》十卷
五十卷。宋曾巩(1019-1083)撰。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今江西南丰)人。北宋文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少时聪颖,读书即成诵,十二岁作六论,援笔立成,深受欧阳修赏识。嘉祐二年(1057)与苏
十卷。明张良知撰。张良知,字幼养,山西安邑(运城)人。举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以南京户部员外郎,监督收放粮斛。时撰是书。其卷一为典制、卷二为部使、卷三为公署、卷四为经赋、卷五为仓库、卷六为官俸
十八卷首一卷。清于学修,黄之壁纂。于学,江南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监生,知县,康熙二十二年(1684)任。旧志始于嘉靖间,康熙八年(1669)县令鲁杰复修,十一年(1672),清朝廷诏令所在有司各辑
十二卷,末一卷。民国赵琪修,袁荣穸纂。赵琪,掖县人,民国十四年(1925)任胶澳县长。按胶澳本属胶州即墨之一部分。自中外通商以来,因其地理重要,疆域分析,刚三十年。德国人租之于先,日本人占之于后,乃与
八卷。清张坚(1681-1771)撰。张坚,字齐元,号漱石,别号洞庭山人,金陵(今江苏南京)人。诸生,乡举不第。工诗词,善乐府,曾得到藩司鄂尔泰的赏识,选其诗入《南邦黎献集》。本书收传奇四种。其一曰《
四十四卷。元周南瑞撰。周南瑞字敬修,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乡贡进士。生卒年、事迹均不详。吴澄《支言集》有《赠周南瑞序》,称安成周南瑞敬修,匾“濂溪”二字于室,或者议之。又称敬修之文词,固已早冠于乡儒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