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论
二卷。宋杨万里(1127-1206)撰。杨万里生平详见《诚斋易传》(辞目)。考宋贡举条式,第二场试论一道,限五百字以上。则此编为当时应试程式。凡二卷。然体例拘陋,未必真出于杨万里之手。集中国子监批点亦不准确,疑为坊贾托名而作。此书为《永乐大典》本。
二卷。宋杨万里(1127-1206)撰。杨万里生平详见《诚斋易传》(辞目)。考宋贡举条式,第二场试论一道,限五百字以上。则此编为当时应试程式。凡二卷。然体例拘陋,未必真出于杨万里之手。集中国子监批点亦不准确,疑为坊贾托名而作。此书为《永乐大典》本。
七卷。明曹学佺撰。该书以象占为主,多取来知德《易注》,而不信朱子《本义》。如认为凡“辞”都是象,朱子将一辞分割为象、占两部分者非。又认为阴变为阳、阳变为阴,只是刚柔相推而变化在中,并非真的阴变为阳、阳
九卷。明吴士奇(约1607年前后在世)撰。生卒不详。吴士奇字无奇,安徽歙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官至太常寺卿。著有《史裁》《明副书》等,已著录。此稿凡九卷,文八卷,诗一卷。四库总目编者评吴士
一卷。汉何休(详见《春秋公羊传解诂》)撰,清马国翰辑。何休博通六经,对《春秋公羊传》研精尤深。著作有《春秋公羊传解诂》、《公羊墨守》、《左氏膏肓》、《穀梁废疾》。《春秋文谥例》一书见于《隋书·经籍志》
见《说唐演义后传》。
四卷。清潘宗洛(约1703前后在世)撰。潘宗洛,字书原,号巢云,又号垠谷,江苏宜兴人,生卒年不详。康熙二十八年(1688)举进士,官至湖南巡抚,常出入苗界,安抚苗民,致使苗族地方安定,政迹卓著。曾三次
一卷。旧本题宋辛弃疾(1140-1207)编。辛弃疾初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居士。齐州历城(山今济南)人。本编集六朝及唐人诗句为五、七言近体,平声上、下三十韵,韵为一首。前有辛弃疾自序。其实唐韵
八种,二十七卷。清董金榜编。董金榜,生平事迹不详。丛书所收均清中叶学者著作,其中如洪颐煊注释《孔子三朝记》七卷,原书久佚,只有《大戴礼记》间录其遗文,真伪不辨,洪颐煊博采众书,搜辑遗文,汇成一辑,又作
一卷。唐元庭坚撰,近人龙璋辑。以《韵英》名书者,隋唐凡三见,一为《隋书·经籍志》所载释静洪《韵英》三卷、一为《唐书·艺文志》所载玄宗《韵英》五卷、一为宋王应麟《玉海·南部新书》载天宝初,陈友元庭坚《韵
一卷。清包诚(生卒年不详)撰。包诚字兴言,泾县(今属安徽)人。同治年间曾官湖北同知。从学于张宛邻,私淑黄元御。张宛邻崇拜黄元御之医术,令包氏校雠黄氏诸书。包氏尤致力于《伤寒论》的研究。认为《伤寒论》文
四卷。清张祖年(生卒年不详)撰。张祖年字申伯,汤溪(今浙江金华县)人。自称张栻的二长世孙。著有《笏峙楼集》。《道驿集》是张祖年的一部杂说之作,其书内容论述正学阐微一卷,广泛议论四书性理诸书。论述正史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