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重续千字文

重续千字文

二卷。宋葛刚正(生卒年不详)撰。刚正字德卿,自号水云清隐,江阴(今属江苏)人,丞相葛邲之从孙。此书《宋史·艺文志》等宋元以来官私书目均未著录。其自序云:“余曩侍先君宦游通州时,四明潘侯伯恭以其先大夫昌年所书梁韵《千字文》手泽真迹出示,精神态度,势若飞动。余尝作摹本,潘侯谓逼真特甚,孺子可教,乃尽诲之以用笔之法。临池积习,阅二十余载,自谓可以远绍前修,因思以广其传。近得朝散侍其公(即侍其良器)《续千字文》,旨意微奥,文义该洽,卓乎弗可及矣。余不自揣,因缀辑謏闻而三之,悉书以古篆,仍加之诂注,义有未通,则阙疑以俟博识焉。”由此可知,葛氏不仅继侍其良器之后,再续《千字文》而三之,并且书之以篆,加之以注。全书一仍原有体制,为四言韵语,例以不用复字。较之周氏侍其二书,文径尤纤仄,而联缀皆有典可核,自谓“俱诠诂注,俾诲髫幼,能发童之蒙”。是书尚有明毛扆汲古阁影宋抄本,大题标篆书“重续千字文”五字,复以此文字之真书释之,次篆书“水云清隐丹阳葛刚正撰并篆注”,复以此十三字之真书释之。正文部分,每句为一行,上书篆文四字,下以真书四字释之,再下为注文。其真书体兼欧柳,字法劲秀,而篆书玉筋文,整齐劲挺。显然是当时工书者所影摹,出手不凡。收藏有洞庭席鉴玉照,道州何绍基子贞,湘潭叶启勋定侯等印,流传三百年之久,毫无破损。是书还有咸丰中聊城杨以增所刊《海源阁丛书》本,合二卷为一卷,改篆书为真书,改“重续”为“三续”,并佚自序,已失葛氏之旧。光绪二十三年武进盛宣怀又将此海渊阁本《三续千字文》辑入《常州先哲遗书》中。

猜你喜欢

  • 咸宾录

    八卷。罗日絅编著。罗日絅,字尚之,江西南昌人。明万历十三年(1585)举人。生平事迹不详。此书分八卷,计《北虏志》一卷,《东夷志》一卷,《西夷志》三卷,《南夷志》三卷。书中所称虏,即指我国边远地区的少

  • 舟觏杂剧

    一卷。一折。清李慈铭(1830-1894)撰。李慈铭生平详见《白华绛柎阁诗集》(辞目)。此剧系《桃花圣解乐府》二种之一。作于咸丰十年(1860),取材于唐人小说《支生传》,而将原小说之男主人公支生改为

  • 句容县志

    二十卷,首一卷,末一卷。张绍棠修,肖穆等纂。光绪二十七年(1901)重修,三十年刻印。张绍棠,光绪年间知句容县。肖穆,安徽省桐城人。此志首卷冠以序、凡例、图说;卷一为圣泽纪;卷二为建置大事纪、古迹;卷

  • 篆法偏旁正讹歌

    一卷。明李登撰。胡正言补篆。李登著有《六书指南》、《摭古遗文》,参看此二条。正言字曰从,海阳(今广东潮安)人。此歌仿史游《急就章》之例,撰为七言韵语。对于彼此相似、易于相混互讹的篆书偏旁,皆一一举出加

  • 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续考

    一卷,清王国维撰。王国维事迹详见前条。《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作于丁巳(1917年)2月,当时王国维主讲于上海仓圣明智大学,兼负责编辑学术丛编,故其书在此影印。一月后,见英国人伦同所收藏的甲骨墨本中

  • 诗叶考

    八卷。清陈天道(生卒年不详)撰。天道字锡我,清河(今江苏清江市)人,生平事迹不详。天道据朱熹反切之说、《钦定诗经传说汇纂》叶韵之说及《佩文韵府》,参考司马温公《指掌图》,再用《康熙字典》校正,作《诗叶

  • 俗书正误

    一卷。见《字鹄》。

  • 毛诗古韵杂论

    一卷。清牟应震撰。此书杂论古韵不局限于《毛诗》,盖因治《毛诗》而兼及其他。以为古时已有韵书,以《诗》证之,十五国之地,东西三千里,南北二千里,上自《商颂》,下至《陈》风等,千数百年之久,而用韵没有多大

  • 越绝书

    十五卷。东汉袁康撰。袁康,东汉会稽(今浙江绍兴)人。《越绝书》一名《越绝纪》,不著撰人名氏,据书中《吴地传》推测,此书系由袁康、吴平辑录。主要记述吴越二国史地及伍子胥、子贡、范蠡、文种、计倪等人的活动

  • 翠微轩诗钞

    不分卷。清高顺贞撰。高顺贞,生卒年不详,字德华,江苏宝坻人,高继珩之女,刘清之妻,清代诗人。此书分前、后二卷,书前有其父高继珩所作序言,王炳辉所写题词。前卷收诗二十四首,后卷收诗二十七首。另著有《迭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