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退补斋诗存

退补斋诗存

十六卷。清胡凤丹(1823-1890)撰。胡凤丹,字齐飞,号月樵,永康(今浙江)人。此集凡诗十六卷。卷一为古乐府三十九首,卷二为古乐府三十一首,卷三为古体诗四十一首,卷四为古体诗二十九首,卷五为古体诗二十首,卷六为古体诗十五首,卷七为古体诗三十三首,卷八为古体诗二十首,卷九为今体诗四十六首,卷十为今体诗五十一首,卷十一为今体诗四十五首,卷十二为今体诗四十首,卷十三为今体诗五十九首,卷十四为今体诗六十八首,卷十五为今体诗七十三首,卷十六为今体诗七十九首。只分古今体诗,按年编次,不立别名,共计诗六百八十七首。此集有同治十二年(1873)刻本。

猜你喜欢

  • 毛诗马王微

    四卷。清臧庸(详见《诗经小学录》)撰。是书名曰马王微者,马谓马融,王谓王肃也。其实马说仅见释文者七,事见《正义》,王肃引者一事,其余皆王肃说。间附孙毓《毛诗评》,故孙冯翼以为其家著述,亟受之梓耳。庸承

  • 心白日斋集

    六卷。清尹耕云(?-1877)撰。尹耕云,字杏农,湖南桃源人。道光进士,咸丰间官布政使衔道台。其人官礼部曹郎时读书甚勤,举凡经史无所不窥,转御史时,弹劾王公大臣无所规避,直声动朝野。是集卷一至二为奏议

  • 花溪集

    三卷。元沈梦麟撰。梦麟,字原昭。生卒年不详。吴兴(今浙江湖州)人。顺帝至元五年(1339),举乡荐。授婺源州学正,迁武康令。至正中,解官归田。明初以贤良征召,不就。后应聘为浙闽校文、会试同考。梦麟与赵

  • 刘文介公集

    三十卷。明刘俨(1394-1457)撰。刘俨字宣化,号时雨,吉水(江西吉水县)人。明正统七年(1442)进士第一名,授修撰,累官至太常寺少卿兼侍读学士。著有《刘文介公集》。是集凡三十卷。策、表、讲章为

  • 木庵藏器目

    一卷。不著编书人姓名。成书年月也无记载,书首页署有丙申正月。是编所辑,系安徽歙县程木庵所藏彝器的目录,共著录五十四器。程木庵之子程守恭,曾以拓本分送给一些金石学家,故在他们的书内均录有若干木庵藏器。吴

  • 鸿苞

    四十八卷。明屠隆(详见《考盘余事》条)撰。此书是屠隆晚年所著,其言放诞而驳杂,且将杂文、案牍一同编入其中,从而使体例饾饤互见,甚为芜杂。内容大旨耽于二氏之学,引而加于儒者之上。谓周公、孔子大而化之之谓

  • 宾退录

    十卷。南宋赵与时(生卒年不详)撰。赵与时字行之,一说字德行,大梁(今河南开封)人。宋太祖赵匡胤七世孙。生平事迹不详,《宋史》无传,志乘亦不载其名,惟赵孟坚《彝斋文编》有《从伯故丽水丞赵公墓铭》一篇,谓

  • 涂子一杯水

    五卷。明涂伯昌(约1645年前后在世)撰。涂伯昌,字子期,江西南昌人。生卒年不详。崇祯三年(1630)举人。是集取名“一杯水”,其自序称:“取淡然无味之义。”集中多参杂释、老之说。其书《唐武宗毁佛复僧

  • 竹屿山房杂部

    三十二卷。明宋诩(生卒年不详)及其子宋公望(生卒年不详)分撰,由宋公望之子宋懋澄合而编之。宋诩,字久夫,宋公望,字天民,其生平事迹俱不详。此书三十二卷,其中养生部六卷、燕闲部二卷、树畜部四卷为宋诩所撰

  • 叶石农自编年谱

    又名《跛奚年谱》。一卷。清叶葆(1760-1821)自编。叶葆字宝田,号玉岑,一号石农,因病足又号跛奚,山东聊城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举人,一生以授徒为业。著有《诗法浅说》、《齐语考略》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