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近思录集注

近思录集注

十四卷。清江永撰。(见《周礼疑义举要》)。《近思录》成书之后,数经删补,故传本颇有异同。至各卷之中,唯以所引之书为先后,而没有标立篇名,则诸本不同。至淳祐年间,叶采纂为《集注》,明代周公恕亦为之作注,妄加分析,各立细目,移置篇章,或落漏正文,或淆混注语,谬误几不可读。永唯恐贻误后学,因仍原本次序,为之《集注》。凡是朱子《文集》或问语类中,其言有相发明者,全部采入,分别作注。或朱子之说有不完备的,则取叶采及他家之说以补之。间亦附以己意。引据颇为详治。江永精通《经学》,究心古义,穿穴于典籍者深。虽以余力完成此书,然体例完备,与空谈尊朱子者不同。有元明间刊本。

十四卷。清茅星来撰。其生卒年不详。茅星来字岂宿,乌程人。康熙间诸生。朱熹《近思录》,宋以来注释颇多,善本甚少,唯叶采《集解》至今盛行。余下注本,有的粗率肤浅,有的解所不必解,而稍费拟议者则避而不注,有的彼此错乱,字句讹舛。因之星苦思精研,拟注新解。取周、张、《二程全书》及宋元《近思录》刊本,参校同异。凡近刻舛错者,悉从朱子考正错简之例,各注本条之下。又会萃众说,参以己见,为之支分节解。对于名物、训诂尤详。更以伊洛《渊源录》所载四子事迹具为笺释,冠于简首,谓之《附说》。书成于康熙六十年(1721)。前有星来《自序》,后有《后序》,历时十五年,竭尽一生的精力成此《集注》。其《后序》曰:自宋史分道学、儒林为二,而言程朱之学者,但求之身心性命之间,不再以通经学古为事。马、郑、贾、孔之说经譬则百货之所聚也;程朱诸先生之说经璧则操权度以平百货之轻重长短者也。微权度,则货之轻重长短不见,而非百货所聚,则虽有权度亦无所用之。故程朱之学者,其必自马、郑诸传疏始。是编,备著汉唐诸家之说,以见程朱诸先生学之有本。其持论光明洞达,无党同伐异,争名求胜之私,可谓能正其心术矣。有编修徐天柱家藏本。

猜你喜欢

  • 太白阴符

    见《太白阴经》

  • 书经浅说

    三卷。朝鲜赵翼撰。赵翼字飞卿,号渚浦,平壤人,生于宣祖十二年己卯,卒于孝宗六年乙未,官至左相。著有文集十五卷。本书为奎章阁旧藏写本,全书共分为上、中、下三卷。今存为残本,上、下两卷,久已残缺,今仅存中

  • 夏津县志

    十卷,首一卷。清方学成修,梁大鲲纂。方学成,字武工,江南旌德人,举人。雍正八年(1730)任夏津县知县。梁大鲲,邑人,进士。夏津县志创修于明。然自清康熙十二年(1673)重修后,未再续修。方学成任县令

  • 氏族笺释

    八卷。清熊峻运(生卒年不详)撰。熊峻运字在湄,新建(今江西省崇仁县)人。本书取百家姓氏,以文义别为纂次。共四百六十八姓,每姓各缀以四六俪语。

  • 韩诗遗说

    二卷。订讹一卷。清臧庸(1767~1811)撰。臧庸本名镛堂,字在东,又字用中,号拜经,清经学家臧琳的玄孙,江苏武进人。臧庸受业于卢文弨门下,并从钱大听、段玉裁等讨论学术,治学根据经传,加以剖析,按照

  • 栖霞县续志

    十卷,首一卷。清黄丽中修,于如川纂。黄丽中字锦江,江苏如阜人,监生出身,光绪五年(1879)任栖霞知县。于如川,邑训导。考《栖霞县志》自乾隆十九年(1754)知县卫苌重修后,距其时已一百余年未修志了。

  • 五经析疑

    ① 一卷。题宋邯郸绰(生卒年及事迹不详)撰,清王谟(见《圣证论》)辑。此书陶宗仪《说郛》辑本题魏邯郸绰撰,而王谟辑本则题宋邯郸绰撰,均无根据。王谟避开《说郛》辑本,从《初学记》辑出四条,从《北堂书钞》

  • 东江家藏集

    四十二卷。明顾清(?-1527?)撰。顾清字士廉、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弘治五年(1492)举南京乡试第一,第二年进士及第,授编修,进侍读,官至礼部尚书,致仕,卒谥文僖。著有《松江府志》(已著录),

  • 大事记讲义

    二十三卷。宋吕中撰。吕中字时可,泉州晋江(今属福建)人。淳祐中进士。迁国子监丞,兼崇政殿说书。奏乞晚轮二员说书。夜轮讲官直宿以备顾问。徙汀州。著有《演易十图》《治迹要略》等。此书详叙北宋九朝事迹,而推

  • 大瓢偶笔

    八卷。清杨宾撰、杨霈编。杨宾(1650-1740),字可帅,号耕夫,别号大瓢,又号小铁,浙江山阴人,后就婚吴门遂籍苏州。善属文,精“汉书”、“杜诗”,少能书,工八法,塞外人称杨夫子。当时名重公卿如张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