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质庵文集

质庵文集

无卷数。明章敞(1376-1437)撰。章敞,字尚文,号质庵,浙江会稽(今绍兴市)人。明永乐二年(1404)进士,选翰林庶吉士,授刑部主事,宣德间擢礼部右侍郎,正统初累官至礼部左侍郎,曾参与修《永乐大典》等书。著有《质庵文集》。其集原本四十卷,乃其子章瑾所编,后因倭寇之乱而散失。集中所存已不足十之二、三,又由其裔孙章玄纶重新搜辑而成。集中凡赋四篇,诗百余首,文仅三篇,其中两篇为记、序,另有一篇却未标题名而错杂于诗中。集末附录祝寿诗一卷。观其诗、赋、杂文、记、序,不外时尚之体,内容亦无超人之处。诗则多为赠答送别之作。盖其影响主要表现在政绩而已。是集收入《四库全书·存目》。

猜你喜欢

  • 中山沿革志

    二卷。清汪楫撰。汪楫(1636-1699)字舟次,号悔斋。江苏江都(今扬州)人,原籍安徽休宁。康熙己未(1679)应试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检讨,与修《明史》。又充册封琉球正使。后出知河南府,迁福建布政

  • 淙山读周易记

    二十一卷。宋方实孙撰。实孙字端仲,福建莆田人,庆元五年(1199年)进士。尝以所著《易说》上于朝,入史局。著有《读书》一卷、《读诗》一卷、《经说》五卷、《读论语孟子中庸大学》四卷、《史论》一卷、《太极

  • 大学章句

    一卷。论语集注十卷、孟子集注七卷、中庸章句一卷,合称四书章句集注,南宋朱熹(1130-1200)撰。朱熹字元晦,后改仲晦,号晦庵,别号紫阳,南宋大儒,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理学集大成者,徽州婺源(今江西

  • 御制诗集

    二十八卷。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撰。圣祖年号康熙。八岁即位、十五岁亲政,在位六十一年。康熙统治时期,停圈地、治黄河、削三藩、收台湾、抗沙俄,平准噶尔部,为国家的统一做出了贡献,号为

  • 栲栳山人诗集

    三卷。元岑安卿(1286-1355)撰。安卿字静能。余姚(今属浙江)人。所居近栲栳峰,故自号栲栳山人。终身贫困,然志行高洁。此集为安卿邑人宋禧编辑。禧初名元禧。明洪武间应召修《元史》,为安卿题像,叙其

  • 河南管河道事宜

    不分卷。商大节撰。商大节,字孟坚,钟祥人,曾统军作战,屡次建功,长于战略。又曾任河工等职,故亦深明治水之理。黄河源流及历代修治损益,治河通考已搜集详尽。惟其时引水达徐,以济运道,则黄河所系视前尤重。河

  • 泰山搜玉

    四卷。明袁(生卒年不详)撰。袁,字玉田,怀远(今属安徽)人,官泰安州知州。泰山古称“东岳”,山峰突兀峻拔,雄伟壮丽。历代碑铭、石刻,文人题咏众多,为世所瞩目。是编四卷。乃袁为泰安知州,拾采明嘉靖三十四

  • 郑司农年谱

    一卷。清孙星衍(详见《周易集解》)撰。谱主郑玄为东汉著名经学家,曾于汉末被征为大司农,虽未就任,然后人或称之为郑司农。此谱首有阮元序,以为较陈鳣所编《郑君纪年》详备,并采陈谱为之补益。谱中亦多有考证。

  • 诗本音

    十卷。《音学五书》之二,清顾炎武撰。是书以《毛诗》之音为主,他书为辅,考定《毛诗》音韵。《四库全书提要》云:“其书主陈第‘诗无叶韵’之说,不与吴棫《补》音争,而亦全不用棫之例。但即本经所用之音互相参考

  • 可园词存

    四卷。清陈作霖(详见《可园诗存》)撰。四卷分别名为“炙簧新谱”、“琴心阁忆语”、“洗红簃曼词”、“花枝楼梦吟”,是作者六十岁以后所作,写家园伤心,诉肠哀楚。本书附于《可园诗存》之后,有宣统二年(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