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读诗私记

读诗私记

二卷。明李先芳撰。先芳字伯承,号北山,监利(今属湖北省)人。寄籍濮州(今属山东省),生卒年不详。嘉靖二十八年(1547)进士,官至尚宝司少卿。著有《读诗私记》、《江右诗稿》、《李氏山房诗选》等。是书成于隆庆四年(1570),所释大抵多从毛、郑。毛、郑难通之处,则参之吕氏《读诗记》、严氏《诗缉》诸书。其自序曰,“文公谓小序不得《小雅》之说,一举而归之刺。马端临谓文公不得郑卫之风,一举而归之淫。胥有然否,不自揣量,折中其间”云云。所释不专主一家,故其议论平和,无门户之见。如说《郑风·子衿》,仍从学校之义,则不取宋学。谓《国风》《小雅》,初无变正之名,则不从汉说。至《楚茨》、《南山》等四篇,则小序与《集传》之说并存,不置可否。虽援据不广,时有缺略,要其大纲,与穿凿臆撰者不同。朱彝尊《经义考》载先芳有《毛诗考正》,不列总数。

猜你喜欢

  • 李太白集

    三十卷。唐李白(701-762)撰。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昌隆(今四川江油)人。唐代著名诗人。官至供奉翰林,因蔑视权贵,遭谗去职。童年是在刻苦攻读中度过的,“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

  • 读雪山房唐诗钞

    三十四卷。清管世铭(1738-1798)编选。管世铭,字缄若,号韫山。江苏武进人。乾隆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郎中、旋擢御史。精诗古文,深于经术。有《韫山堂诗文集》。此集选诗三千九百余篇,比较全面地反映

  • 词林摘艳

    十卷。明张禄撰。张禄事迹及生卒年未详。本书前载嘉靖四年(1525)自序称:“《盛世新声》所收近广,欲成太速,不暇考其讹舛,见者病焉。因正其鲁鱼,增以新调,不减于前谓之林,少加于后谓之艳,更名曰《词林摘

  • 读大学中庸日录

    二卷。清康吕赐撰。吕赐字复斋,别号一峰,武功(今陕西武功县)人。此书有《读大学日录》一卷,《读中庸日录》一卷。作者宗信王阳明之学,该书也力阐王氏之说,对王氏“致良知”之说及“慎独”之说尤为推崇。

  • 毛诗正本

    二十卷。清陈梓(生平不详)撰。梓字桐友,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梓著是书,以序为主。梓以为,序为子夏与毛公合作,首句为子夏语,次句以下属毛公。又因郝京山最信小序,并据小序为说。故《毛诗正本》卷首有郝京

  • 广韵说

    一卷。清吴凌云撰。吴凌云(1753-1803)字得青,一字槎客,江苏嘉定(上海市嘉定县)人。嘉庆五年(1800年)贡生。曾与陈诗庭同校《说文解字》。后假馆钱大昕“孱守斋”,尽读所藏书,学益邃。所著《十

  • 平台纪事本末

    不分卷,未著撰作人姓名。该书的断限为:自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台湾林爽文发动反清起义起,至乾隆五十三年五月镇压起义的清军撤离台湾止。书的作者在追述了林爽文的身世和以天地会组织群众的情

  • 春秋保乾图

    不分卷。清黄奭(详见《汉学堂丛书》)辑。该书是《春秋纬》之一,又名《春秋纬保乾图》。大体上为叙承天时行膺运受篆之书。乾为天为君,言君承天命,应运受图,于时保之,故名《保乾图》。其中说:“黑帝治八百岁,

  • 念贻剩迹

    一卷。清周宣智编。周宣智自号镜亭老人,长沙(今属湖南)人。生卒年不详。本书记载明末张献忠入湖广时周宣智曾祖继圣一家抵抗事。事载于《湖广通志》中,乾隆二十七年(1762),周宣智又辑录其行状墓铭之类,并

  • 近思录集注

    十四卷。清江永撰。(见《周礼疑义举要》)。《近思录》成书之后,数经删补,故传本颇有异同。至各卷之中,唯以所引之书为先后,而没有标立篇名,则诸本不同。至淳祐年间,叶采纂为《集注》,明代周公恕亦为之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