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读经

读经

①一卷。清方苞(详见《周官集注》)撰。本书崇宋而抑汉,奉程朱以压郑玄。只有读古文《尚书》,不以朱熹所疑为是。苞根据《史记·儒林传》,“安国以今文读之,及安国自序考定文义,定其可知者”等话语,认为本文缺漫,及字体为伏生之书所不具备的,不得不稍加增损,以补足其言辞,畅达其意旨,这样就增多二十五篇,所以容易通晓。书中论“三礼”等篇,对不合己意的,强作刘歆窜入,甚至对见于《书》、《序》、《荀子》、《史记》,明显有证的,也概以为刘歆所窜入。有《方望溪先生经说四种》本。②三卷。清姚培谦(1639-1780)撰。培谦字平山,原名培本,后更名培谦,江苏华亭(今上海松江)人。诸生,好交游,其文采名满江左。雍正中保举人材,以居丧不仕。除本书外,还著有《春秋左传杜注补辑》三十卷、《文心雕龙笺注》、《李义山诗笺注》、《唐宋八家诗》、《乐善堂赋注》、《经史臆见》、《类腋》五十卷、《朱子年谱》、《松桂读书堂集》等。本书为培谦的随笔札记,虽然缺乏心得,但引证异同,能加以选择。如读《尚书》,认为古文不伪,如果出自后人,那么必定模仿《盘诰》,诘屈聱牙,使读者望而兴叹,古文虽然文从字顺,但《伊训》、《说命》等篇,却是后人所无法伪造。所驳郝敬“人心道心”几条,都颇有见地。读《春秋》则认为僖公十四年写季姬与鄫子在防相遇,僖公十五年又写季姬嫁给鄫子,一定是错简。《左传》“以两之一卒适吴,舍偏两之一焉”,培谦驳论杜注的谬误,认为古人一车叫做“一两”,如《诗》“百两御之”、《孟子》“革车三百两”,即为明证,而楚广之制,本用一卒,因此说“以两之一卒”,其所说“舍偏两之一”,乃是车的半边为“偏”,偏五十人,今留五十人。读《孟子》根据《竹书》梁惠王、襄王在位年数订正《史记》之误。又认为齐伐燕有两件事,一件是《梁惠王篇》所载称的齐宣王,是宣王时的事,一件是《公孙丑篇》所载沈同问燕可伐否,是湣王时事。如此之类,均见其折衷之善。可惜全书大多拾人牙慧,而且时有疏谬。有乾隆刊本。③八卷。清戴大昌(生卒年不详)撰。大昌字斗源(一作斗垣),号泰之,安徽婺源(今属江西省)人。乾隆丙午(1786年)举人,大挑三等,历任舒城、怀远、宣城教谕。长于考据,最有理致。与凌廷堪友善,所著书屡引其说。年七十四卒。除本书外,尚著有《世宝录》、《醒心录》、《蓄德录》、《四书问答》等。本书通说《易》、《书》、《诗》、《三礼》、《春秋》,而不涉及历象、水道、祀享、田制、服物等类,以别于所著《四书问答》。全书为说颇多独到见解,也不拘泥于汉宋。只是说三江,力主《书》疏所引三江分于彭蠡,为三孔东入海,而以《初学记》所引“左合汉为北江,汇彭泽为南江,岷江居其中为中江”,是别无明文足据。不知两书语似相左,而义实相成,不可拘泥。说《小星》,断定为征夫早行自咏之作,且援引《容斋随笔》为证,似乎尚未考之《韩诗遗说》,韩认为是劳使臣,章俊卿、程大昌都从此说,白帖引“肃肃宵征,夙夜在公”,归入奉使类,那么唐宋时韩诗尚存。说《秦风·无衣》,认为不是为秦君而作,王指平王。说《正月》诗,认为此篇及“数月之交”数篇,都是平王时诗。诗中“国既卒斩,褒姒灭之,周室既灭,邦国殄瘁”,都是感叹已然之词,“迁于王都”,“予未有室家”,正指东都。如此之类,都极惬当。有嘉庆十五年刊本。

猜你喜欢

  • 楚北江汉宣防备览

    二卷。王凤生撰。王凤生,安徽人,详见《浙西水利备考》条。魏源为凤生墓志云:其为学尤笃,好图志,故在河工,则檄取所属府州县地图,各系以利病,成河北采风录,及江淮河运各图。其在湖北,则有汉江纪程及此书也。

  • 明季稗史汇编

    十六种,二十七卷。清留云居士编辑。留云居士,姓字、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是书为一部丛书,汇辑明季杂史多篇。有明文秉撰《烈皇小识》八卷、清顾炎武撰《圣安皇帝本纪》二卷、明刘湘客《行在阳秋》二卷、清阙名《嘉

  • 周易古今文全书

    二十一卷。明杨时乔(1531-1609)撰。时乔字宜迁,号止庵,江西上饶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士,官至吏部侍郎,谥端洁,事迹见《明史》本传。该书共分六部,即《论例》二卷;《古文》二卷,以篆书写

  • 祝子遗书

    四卷。《附录》一卷。明祝渊(1614-1645)撰。祝渊,字开美,浙江海宁(今嘉兴)人。崇祯六年(1633)举人。初,崇祯十五年(1642),刘宗周以劾周延儒下狱。祝渊与刘宗周素不相识,上书救之。逮治

  • 福建通志

    ①六十四卷,清金鋐修,郑开极、陈栻纂。金鋐,顺天府宛平县(今北京市丰台区)人,顺治九年(1652)进士,至翰林院庶吉士,康熙初年巡抚福建。郑开极,闽人,进士出身,翰林院编修。陈栻,曾任广西苍梧道参政。

  • 金陵通传

    四十五卷,补遗四卷。清末陈作霖(生卒年不详)撰。作霖字雨生,号伯雨,江宁(今南京市)人,光绪元年(1875年)举人。该书为作者竭三十年之力而成。记金陵自成周以下至当世人与事、以年代为序,人以类分。仿李

  • 范文忠集

    十二集。明范景文(1587-1644)撰。范景文,字梦章(一作梦叔),一字质公,号思仁,吴桥(今属河北省)人。万历四十年(1613年)进士,除东昌推官,擢吏部主事。天启间,迁文选员外郎,文选郎中。官至

  • 疑狱

    见《疑狱集》。

  • 湛园未定稿

    六卷。清姜宸英(1628-1699)撰。姜宸英,字西溟,号湛园,浙江慈溪人。少工举业,兼善诗古文,但屡试不第。康熙三十六年(1697)已七十岁始成进士。后充顺天府乡试副考官,因受正考官李蟠牵连,下狱病

  • 笔元要旨

    一卷。明徐渭(1521-1593)撰。徐渭初字文清,后改文长,号天池山人、青藤道士等。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二十岁时为生员,屡应乡试不中。中年作过浙、闽总督胡宗宪的幕僚。徐渭善诗文,不落窠臼。所作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