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说文句读

说文句读

三十卷。清王筠(1784-1854)撰。王筠字贯山,号篆友,山东安丘人。道光元年(1821)举人,官山西宁乡知县。通经识古,尤精于小学,主要著作有《说文句读》、《说文释例》、《说文系传校录》、《说文韵谱校》、《说文新附考校正》、《文字蒙求》、《诗经双声叠韵说》、《夏小正正义》、《礼记读》、《四书说略》、《史记校补》等。这是一部整理总结乾隆嘉庆以来《说文》学研究成果的著作,王氏自序说:“道光辛丑(1841年),余又以《说文》传写多非其人,群书所引有可补苴,遂取茂堂及严铁桥、桂未谷三君子所辑,加之手集者,或增、或删、或改,以便初学诵习。故名之曰“句读”,不加疏解,犹初志也。三篇业将毕矣,而雪堂、颂南两陈君(雪堂名山嵋,颂南名庆镛)曰:‘君所增改者,既援所出之书以证明之,又引经典以发挥之,而无所增改者,但如其旧,则忽详忽略,体既不论。且茂堂之学力思心,固能远达神旨,而性涉偏执,瑕类不免;又如桂氏之博洽,严氏之精确,以及非石钮氏,汾泉、松亭两王氏,其书皆有可为羽翼者。君盍荟萃之,以省我辈目力,以为后学南针乎!’余于是本志变化,博观约取,阅月二十而毕,仍名‘句读’,从其朔也。”(按:王氏称人均尊称其号或字。茂堂指段玉裁,撰《说文解字注》;铁桥指严可均,撰《说文校议》;未谷指桂馥,撰《说文解字义证》;非石指钮树玉,撰《说文解字校录》;汾泉指王煦,撰《说文五翼》;松亭指王玉树,撰《说文拈字》)王氏此书不仅“博观约取”荟萃众说,而且还能发前人所未发,提出很多独到的见解,是述而有作的。他在凡例中说,此书的通纂是取《说文义证》和《说文解字注》删繁举要而成,“其或二家说同,则多用桂氏说。以其书未行,冀少存其梗概;且分肌擘理,未谷尤长也。惟两家未合者,乃自考以说之,亦不过一千一百余事。”张穆《说文句读序》云:“[王氏]精神所到,往往轶出许君之前,本古籀以订小篆,据遗经以破新说。”吸收当时金石铭刻之学的研究成果,用古文字来推求文字之本,在《说文》四大家中,惟有王氏能够如此。此书也有订段、补段的微旨,其自序云:“余辑是书,别有注意之端,与段氏不尽同者,凡五事:一曰删篆(删除正文、重文之溢额),二曰一贯(订正与许书体例不一的说解),三曰反经(恢复引经的原文)、四曰正雅(纠正所引《尔雅》的讹误),五四特识(以经正传,破从来之误)。”此书所引资料颇有讹误,又不具篇名,难以复核;又屡改原文,甚于段氏。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曰:“王氏于此书剖抉极精,采证尤博;然好改原文,多所增减,至有无坚据竟删篆者,则较金坛(指段玉裁)为甚矣。所注大概本段桂二家,兼用严氏王氏,惜尚未能最诸家之长。”末卷附以蒋和《说文部首表》、严可均《许君事迹考》、《说文校议通论》,并节录毛氏扆、桂氏馥之说及徐锴《系述》、徐铉《校定说文序》、《进说文表》等。是书成于道光三十年(1850)。有自刻本,四川尊经书局重刻本,涵芬楼影印自刻本,中国书店1983年据尊经书局本影印本。

猜你喜欢

  • 群经释地

    一卷。清戴清(详见《四书典故考辨》)撰。本书原为十卷,刘文淇所作《戴清传》,载有戴清自序,说有《书经》、《诗经》、《周礼》、《礼记》各一卷,《春秋三传》三卷,《尔雅》、《论语》、《孟子》各一卷。现传抄

  • 小瀛洲社诗

    六卷。明钱孺谷、钟祖述同编。钱孺谷、钟祖述二人的字号生平均待考。嘉庆中襄阳府(今湖北襄阳等地)知府徐咸致仕归海盐(今浙江嘉兴),筑园城,名小瀛洲。招同邑布衣朱朴、思南府(今贵州思南等地)知府钱琦、福建

  • 仪礼图

    ① 十七卷。《仪礼旁通图》一卷。宋杨复撰。杨复(生卒年不详),字志仁,茂才,号信斋,福建福州人。受业于朱熹,颇有才智,考索最精,真德秀督闽,为其修建贵德堂,以供其著述讲学。除著有《仪礼图》、《仪礼旁通

  • 大易通解

    十五卷,附录一卷。清魏荔彤撰。魏荔彤字念庭,直隶柏乡(今河北柏乡)人。大学士魏裔介之子。以诸生循资入为内阁中书,历官凤阳同知,漳州知府,江常镇道兼署江苏按察使。为政有声,因忤大吏去官,寓居苏州。雍正四

  • 江左三大家诗钞

    九卷。清顾有孝(1619-1689)、赵沄辑。顾有孝字茂伦,吴江(今属江苏)人。诸生。居钓雪滩。以选诗为事。所选《唐诗英华》盛行于世;又有《五朝诗钞》、《明文英华》诸选。自著有《雪滩钓叟集》。赵沄表字

  • 成都苏帖

    六册。宋汪应辰辑苏东坡书帖。汪应辰(1118-1176),字圣锡,信州玉山(今江西玉山)人。官端明殿学士,知成都府。汪氏工于笔札,名重天下,刻苏东坡帖于成都西楼,共三十卷,但原刻本已散佚,只剩残帖十卷

  • 碑别字补

    五卷。清罗振玉辑。罗振玉,详见《殷墟书契》条。罗振玉兄罗振辑有《碑别字》一书,未付印而卒,罗振玉为其刊行,并补撰本书,以续其兄之作。书同样以韵的五声分卷,每卷中的字依韵分录,每字列别字于前,而以正体为

  • 新书

    十卷。汉贾谊(200-168)撰。贾谊别号长沙,雒阳(今河南洛阳市东)人。早年受学于李斯的学生河南守吴公和荀况学生张苍。十八岁能诵《诗》、《书》,二十岁博通诸子百家之言,二十二岁文帝召为博士,任太中大

  • 漕河奏议

    四卷。明王以旂撰。王以旂字士招,江宁(今属江苏省江宁镇)人。正德进士,世宗时历官兵部尚书。曾经代曾铣总制三边,屡破边寇,著有《襄敏集》。嘉靖时,徐、吕二洪水竭,导致运船胶滞,王以旂以兵部侍郎兼佥都御史

  • 树经堂集

    二十七卷。清谢启昆(1737-1802)撰。谢启昆,字蕴山,号苏潭,江西南康人。生平事迹详见《树经堂咏史诗》条。是集有诗集二十三卷,包括初集十五卷,续集八卷。另有文集四卷。《诗初集》共辑古今体诗一千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