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诗学女为

诗学女为

二十六卷。清汪梧凤(1726-1771)撰。汪梧凤,字在湘,号松溪,歙(今安徽歙县)人。少而好学,曾师从方如、刘大櫆,又与戴震、汪肇龙同学于江永门下。二十二岁补学官子弟,三十六岁贡入太学,三应省试而不遇,从此潜心读书,于书无所不观,学博见真,对《尔雅》、《说文》、《三礼》、《三传》、《史记》及两汉八家之文,均有驳正,惜书未成。今所见者,有附于戴震《屈原赋注》后的《屈原赋音义》三卷、《诗学女为》二十六卷。《诗学女为》之成书,因其子汪灼故。汪灼习诗,时有疑难,便诘其父。梧凤每每历举古今传说之异同,融会贯通,变为己说传于灼。天长日久,所说积多,因编次成书。书中释诗,多数取时人折中语,余者以朱熹《诗集传》为主。其中考证文字,多真知灼见。有家刻本、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刊本。

猜你喜欢

  • 针灸大全

    十卷。明杨继洲(1522-1620)撰。又名《针灸大成》。杨继洲名济时,三衢(今浙江衢县)人。出身于世医家庭,祖父曾任太医院太医。杨氏少年时攻举子业,屡厄于有司,遂转而承继家业,于嘉靖年任侍医,隆庆二

  • 陭堂摘稿

    十六卷。明许应元(1506-1565)撰。许应元,字子春,号茗山,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除山东泰安知州,征授邢部员外郎,历郎中,出为夔州(治今四川奉节)知州,迁四川按察副使

  • 雪堂砖录四种

    四卷。清末民国罗振玉撰录。四种为《砖志征存》一卷、《楚州城砖录》一卷、《地券征存》一卷、《恒农砖录》一卷,均为辑录砖文之著作。《砖志征存》为罗振玉所辑,其自序云:“古无志墓之文,葬时烧砖造圹,放砖上,

  • 春秋国名考释

    三卷。清鲍鼎撰。鲍鼎,丹徒(今江苏丹徒)人。钻研金石学,著有《墨厂金石三书》等。《春秋国名考释》对《春秋》经传中所见诸侯国名详加考订,有民国年间石印本。

  • 张文定公文选

    三十九卷。明张邦奇(1484-1544)撰。邦奇,字常甫,号甬川,别号兀涯。鄞县(浙江宁波)人。十五岁作《易解》及《释国语》。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邦奇性孝友,其母年已九十余岁

  • 读尹文子札记

    一卷。清陶鸿庆(1895-1918)撰。此为鸿庆《读诸子札记》之第十六种。在先秦名家著作中,以《尹文子》最为清晰。然书中亦有许多错误。鸿庆引征文献,校订《尹文子》十二条,颇为精详。如在《大道上篇》“故

  • 方言补校

    一卷。清刘台拱撰。刘台拱(1751-1805)字端临,号子阶,一字江岑,江苏宝应县人。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中举,会试不遇。曾寓居京师,与朱筠、戴震、邵晋涵、王念孙、任大椿友善,稽经考古,为诸老所

  • 龙门县志

    二十卷,清成王左修。成王左,山东乐安人,例监,康熙二十五年(1686)知县。龙门,明嘉靖间县令创修县志,清顺治十四年(1657)县令建标,重付剞劂。康熙六年(1667)县令取前志而增损。此志乃知县成王

  • 韵学辨中备

    五卷。清张亨釪撰。亨釪字伯眉,江西人。认为坊间韵书苦无善本,于分收重收、一韵数收、数韵一义、数义一韵之字多相轇轕,乃取刘豹君《诗韵含英》及彭文勤公之《诗韵辨同》二书,补其缺漏,订其讹舛,撰《韵学辨中备

  • 薄游草

    十五卷。明谢廷谅(约1610年前后在世)撰。廷谅字友可,号九索,江西金溪(一作湖广)人。生卒不详。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授南京刑部主事。官至顺庆知府。廷谅著有《清辉馆集》、《千金堤志》,已著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