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观我堂摘稿

观我堂摘稿

十二卷。明李材(约1575年前后在世)撰。李材,字孟诚,江西丰城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四十一年(1562)进士。官累云南按察使等。著有《李见罗书》。官巡抚时,其毁参将署为书院,致激起兵变。后云南巡按御史因其破蛮冒功,将其弹劾,逮问坐系十余年。谪戍福建时,其仍用巡抚仪从以往,为当时所怪。黄宗羲《明儒学案》谓其以师道自任,不因患难而改。不知者谓其不忘开府门面,则失之。然师道尊严,岂在鼓吹张盖。黄宗羲以姚江一派门户相同,从而为之曲说。此集有《大学古本义》一卷、《书问》十卷、《杂著》一卷,皆其讲学之文。本书四库已存目。

猜你喜欢

  • 弇州稿选

    十六卷。明王世贞(1526~1590)撰。王世贞,字元美,号凤洲,又作弇州山人,太仓(今江苏苏州市)人,嘉靖进士,刑部主事。后累官刑部尚书。因病而归。与谢榛、吴维岳、梁有誉、李攀龙称为“五子”。又与吴

  • 老子衍

    一卷。清王夫之(详见《周易稗疏》)撰。清以前为《老子》注释者,历代都有不同的宗派。各家都流传不同的说法,到王弼、何平叔二人均从《周易》乾坤之意阐述《老子》;鸠摩罗什、梁武帝二人又从事理因果方面阐释《老

  • 六朝声偶删补

    七卷。明邵一儒编。邵一儒字仲鲁,山东海阳人。生卒年不详。是书成于万历四十七年(1620)九月。时廷议以万历四十八年(1621)八月以后为泰昌元年(1621),故其序以泰昌纪元。徐献忠曾有《六朝声偶》,

  • 列女传、续列女传

    《列女传》又名《古列女传》,七卷。汉刘向(约前77-前6)撰。刘向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苏沛县)人,汉宗室楚元王刘交四世孙,著名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历任散骑谏大夫、光禄大夫、中垒校尉等职。成

  • 横渠易说

    三卷。张载(1020~1077)撰。张载,字子厚。世居大梁(今河南开封),后侨居凤翔郿县(今陕西眉县)横渠镇,世称横渠先生。历云岩令、崇文院校书、太常礼院等职。少孤、自立,喜谈兵。后读佛老之学,累年无

  • 南楼吟香集

    六卷。清查惜(生卒年不详)撰。查惜,字淑英,浙江海宁人,诸生马思赞之妻。清代诗人。此书有康熙十八年(1689)刊本,书前有其夫马思赞、祝柔嘉、其母翼昭所作的序言及作者自序,第一卷五言古体诗十首,第二卷

  • 五代史志疑

    四卷。清杨陆荣(生卒年不详)撰。杨陆荣,字采南,青浦(今属上海市)人。著有《易互》、《禹贡臆参》等。《五代史志疑》成书于康熙年间,是摘《五代史》疏漏或谬误而作,如“唐太祖兄弟传。所载”太祖有四弟,克让

  • 经解入门

    八卷。章炳麟(1869-1936)撰。章炳麟初名学乘,字枚叔(一作梅叔),号太炎,曾改名绛。浙江余杭人。中国近代革命家、思想家。章炳麟早年曾受过严格的中国传统的古典文化教育,师事清经学大师俞樾。在文学

  • 捕蝗图说

    见《捕蝗要诀》。

  • 倭情考略

    一卷。明郭光复撰。光复,湖北武昌人,曾官扬州知府,事迹不详。另考万历己丑进土题名,别有一郭光复,顺天固安(今属河北)人,官至右副都御史、辽东巡抚,姓与名皆同,却非一人(《四库提要》)。此书乃其官扬州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