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肯綮录

肯綮录

一卷。北宋赵叔向(?一1127)撰。赵叔向号西隐野人,一作西隐老人,籍贯及生平事迹不详。仅知其为魏王赵廷美玄孙。金人攻破北宋首都汴京,潜出至京西。金人退,引众屯青城,入至都堂,叱王时雍等速归政,置救驾义兵。因部将密告将谋不轨,被刘光世奉诏捕杀。赵叔向平时“闲居多暇,饮酒读书,足以自娱,有疑误随即记之”,以成此书。自谓“昔蒯生自名其书曰《隽永》,取肉肥而味长,我则异于是,殆是眉山先生羊骨帖中语,终日摘剔仅铢两于肯綮之间者,因以名录”(《肯綮录》小引),特定书名为《肯綮录》。全书共记俚俗字义、签美误、梅雨、伯夷叔齐名字、筠为竹、圣节香钱、万俟音墨其、九方皋、孟子字、晋宋前南方鹅贵、震灵丹、涕洟、伊蒲塞非素馔、钟馗小妹、漱书、燕脂、客作、紫姑伸狱、火骨成灰、长物、元二、井干、絃当作弦、抨棋、九拜、三老五更、香薷、玉龙膏、赵清真高士入冥、东坡易箦、衡字从角、撰与择通、就馆等三十三事。《四库全书总目》谓“是书首辨俚俗字义,于陆法言唐韵注中摘录以备考证。然唐韵为孙作,法言隋时人,所著乃切韵,非唐韵,开卷先误。又谓孟子名‘轲’应读口个切,不知韩愈石鼓歌正押平声。其他辩证亦多说部习见之文,无可采录。”其实,书中所记多为赵叔向耳闻目睹之事,皆有根据,非为臆造,亦可参考,不能全废。今传本主要有《学海类编》、《艺海珠尘》、《函海》、《丛书集成初编》等丛书本。商务印书馆《说郛》节本不分卷。

猜你喜欢

  • 尚书正义

    二十卷。唐孔颖达(详见《周易正义》)等奉敕撰。《尚书正义》又称《尚书注疏》。《尚书》系上古典章文献之汇编,原只称《书》,战国后儒家尊称之为《书经》,西汉之后始用今名,以其为上古之书,故称(“尚”通“上

  • 宝铁斋金石文跋尾

    三卷。清韩崇撰。韩崇,字履卿,江苏元和(今吴县)人。书前有道光二十一年(1841)严保庸序及董国华、潘曾绶等人题诗。书中跋尾,对金石多有考证评论,其中不乏新的独到见解。如“裴岑纪功碑”,系东汉碑刻,隶

  • 莎车行纪

    一卷。清倭仁撰。倭仁(1804-1871)诉,字艮斋。蒙古正红旗人,乌齐格里氏,道光进士。道光二十四年(1844)任大理寺卿。喜谈宋儒性理之学,为咸丰同治年间著名的“理学大师”。同治元年(1862)升

  • 西樵游览记

    十四卷。清刘子秀撰。刘子秀,字振天,号南畲,广东顺德人。《西樵游览记》清刻本,共十四卷。分为十二门。曰名胜上下。曰峰峦。曰岩洞。曰溪泉。曰台石(附采石)。曰院馆(附亭宇)。曰山村(附坊表、祠墓、关梁、

  • 泽农要录

    六卷。清吴邦庆(生卒年不详)撰。吴邦庆,字霄峰,直隶霸州(今河北霸县)人。官至河东河道总督。吴邦庆家乡地势低洼,积水很多,能够种植水稻。吴邦庆便辑录前人农书中有关种稻的论述,结合自己的经验和认识,写成

  • 积书岩诗选

    清刘逢源(约1661年前后在世)撰。刘逢源,字津逮,广平(今河北广平)人。生卒年均不详。工诗,与同里申光涵相唱和,明亡之后,转徙江汉、淮海之间,康熙时为贡生。是集分初集、二集,后附《前后漫兴诗》各五十

  • 杜主开明前志

    五卷。后志八卷。清孙澍撰。孙澍,字雨田,一字子皋,清代四川郫(今四川郫县)人。《杜主开明前志、后志》一书是记载东晋时蜀国国主杜宇与开明的事迹。有关二人的事迹,东晋人常璩撰写的《华阳国志》曾有记载,说蜀

  • 敝帚草

    二卷。明杜开美(约1573年前后在世)撰。开美,字袁度,上海人,生卒年均不详。万历年间授中书舍人,因母老乞归。著有《敝帚草》。题序前有陆维埏所作序文,称“开美曾辑其诗为《豹裘远游》刊行于世,余稿数千言

  • 耿天台文集

    二十卷。明耿定向(约1571年前后在世)撰。耿定向,字在伦,湖北麻城(一作黄安)人,生卒年不详。嘉靖三十五年(1556)进士,擢御史,累官户部尚书。著有《硕辅宝鉴要览》等。是集为其门人列元卿所编。凡二

  • 从政录

    不分卷。清汪喜孙(1786-1847)撰。汪喜孙字孟慈,号荀叔,江都(今江苏扬州)人。清代文学家、史学家、哲学家汪中之子。嘉庆年间举人,官至河南怀庆知府。喜孙工声音训诂,著有《名臣言行录》、《经师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