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考古图

考古图

十卷、续考古图五卷、释文一卷。宋吕大临(约1042-约1090)撰。吕大临,字与叔,蓝田(今陕西蓝田县)人。初学于张载,后从二程(颢、颐)游,与游酢、杨时、谢良佐并称程门四大弟子。吕氏博览群书,能文章,曾任太学博士,元玦中为秘书省正字,范祖禹荐为讲官,未及用而卒。其著作除《考古图》十卷、《续考古图》五卷、《释文》一卷外,还有《克己铭》。《考古图》前有作者元玦七年(1092)二月自记一篇,驳斥庄周对儒者的诋毁,感叹时人对古器的无知,叙述自己作书的原因。卷一,记载庚鼎以下鼎物十八件。与世行本比较,多出孔文父饮鼎图一幅,铭文十四字,说明五十一字。卷二,记载丁父鬲以下鬲品十二件;记载伯勋父圜旅甗以下甗品六件;记载细文一件。卷三,记载散季敦以下敦品十六件;记载叔高父旅簋以下簋品四件;记载太公缶、弡中臣、史、杜嬬铺、簋盖各一件。与世行本比较,敦图多盖图一幅。卷四,记载商兄癸彝以下彝品二十一件;记载乐司徒从卣以下卣品八件;记载中朝事后中尊以下尊品三件、足迹罍一件;记载方壶以下壶品十四件。其中开封刘氏小方壶图,乃秘阁方文方壶图;秘阁方文方壶图,乃开封刘氏小方壶图。今本互相颠倒。卷五,记载父丁爵以下爵品八件;记载亶甲觚以下觚品二件、癸举一件;记载齐豆以下豆品二件、镫一件;记载伯玉盉一件、伯戋馈一件、龙文瓿以下瓿品二件。卷六,记载伯戋頮盘以下盘品二件;记载弡伯旅匜以下匜品四件;记载兽环盂一件、弩机一件、戈一件、削一件。比世行本目录多标题盘匜盂弩戈削一行。卷七,记载走钟以下钟品八件;记载造磬一件、錞一件。卷八,记载琥、琫珌、璧、玉璏、水苍璿、玉带钩、玉杯、玉鹿卢、白玉云钩、玉环、玉佩、琱玉蟠螭、玉环珮、捧敕璿等,各一件。与世行本相比,多玉鹿卢图三幅、说明一百五十五字,又多白玉云钩、玉环、玉佩图各一幅。卷九,记载首山宫雁足灯以下灯品五件;记载甘泉上林宫行镫以下镫品八件;记载车宫承烛槃一件、双鱼四钱大洗等洗品二件、秦权一件、丞相府漏壶一件、大官铜炼一件、周阳侯甗鍑一件、轵家釜、轵家甑各一件;记载好畤共厨鼎以下鼎品四件、熏炉一件;记载环耳鼒以下鼒品五件。与世行本比较,多京兆田氏鹿卢镫图一幅,多说明四十七字,犀镫第二图与今本差异很大,又内藏环耳鼒多一盖图。卷十,主要记载壶鼎、斗、瓶、卮、杯、炉、带钩等其它器物近三十件。与世行本比较,没有“右所从得及度量铭识皆缺失无可考惟样存于此”二十二字,又多庐江李氏鐎斗图一幅,兽第二图后说明多三十五字。是书每一器物均有绘图,图下注有收藏人姓氏或地点,图右有文字说明,对器物上的铭文,皆用当时文字释之。《续考古图》卷一,记载玉尺以下各种器物二十件。卷二,记载丁举卣以下各种器物二十二件。卷三,记载鬲以下各种器物二十六件。卷四,记载公钟以下各种器物二十件。卷五,记载母辛卣以下各种器物十二件。是书每物一图,不以类从,随见随录,故第五卷所载较少。就其体例而言,器物有铭不摹其文,从某人某处所得,也不注在器物名下,而载说明之首,与《考古图》体例稍异。《释文》一卷,前有作者题词,取铭识古字以广韵四声分编之。对其有异同者,就各为训释考证。对于疑字、象形字、无所从之字,就附于卷末。此书成于元玦壬申(1092)年,在《宣和博古图》之前。体例严谨,有疑则缺,从不牵强附会,以免造成谬误。现存传世楼有北宋刊本、明泊如斋刊本、乾隆十八年天都黄氏刊本(后无《续考古图》五卷,附朱德润《集古玉图》二卷)、丁禹生有《宝古堂重修考古图十卷》刊本、十万卷楼单刻《续考古图》本、《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密庵先生诗稿

    十卷。明谢肃(约1386年前后在世)撰。谢肃为明代诗文作家,字原功。上虞(今属浙江)人。生卒年不详。少与唐肃齐名,时称“会稽二肃”。明初,隐于里。洪武十九年(1386)举明经,官福建按察司佥事,后以事

  • 吏部铨选汉官品级考

    四卷。不著撰人名氏。本书也是锡珍等奉敕撰修的八十七卷书的一部分。共分四卷。卷一,自正一品至从四品;卷二,正五品至从六品;卷三,正七品至从八品;卷四,正九品至未入流。书末附有“铨选汉军品级考”,所述自内

  • 西学略述

    十卷。英国艾约瑟(详见《格致质学启蒙》)撰。明清之际,首先由基督教会的传教士在传教的同时,输入了西方的科学文化,后来各地的同文馆及上海的制造局均设翻译馆,介绍翻译西学。1881年,艾约瑟任中国海关总税

  • 国朝画家书

    四卷。清蔡载福辑。蔡辑福,生卒年不详。字鹿宾,一作字寅伯,号鹿宾。浙江石门(今浙江崇德)人。蔡载福性喜书画,收藏有一百多位清代画家的书迹,张叔未为之审定题识,并与蔡载福之侄蔡少锋等于道光二十年(184

  • 圣学大成

    无卷数。清孙钟瑞(生卒年不详)编。钟瑞字子麟,嘉兴(今属浙江省)人。本书收抄杂录明代理学家曹端、金等八十五人论师道讲学之言论,并将他们分为朱罗学派,陆王学派,其用意本善,欲从中调停两派纷争。然而两派各

  • 秋水集

    十卷。《补遗》一卷。清严绳孙(1623-1702)撰。严绳孙,字荪友,江苏无锡人。其以诗古文擅名,康熙十八年(1679)中举鸿博,授翰林检讨,与修《明史》,康熙二十二年擢拔为古迁中允。不慕荣利请归乡里

  • 四书近指

    二十卷。明末清初孙奇逢撰。奇逢(1585-1675)字启泰,一字钟元,直隶容城(今属河北)人。与黄宗羲、李禺并称“三大儒”,为学本于陆(九渊)、王(守仁),而兼采程朱之旨,为清初调和朱、陆学派的首倡者

  • 山海经广注

    十八卷。清吴任臣(详见《十国春秋》)撰。此书是《山海经》的又一注本,较之晋郭璞《山海经》注本,在名物、山川、道里、训诂等方面有所订正,但引据繁琐,枝蔓臃肿,不甚可取。有《四库全书》浙江巡抚采进本。

  • 释孟子

    一卷。清金人瑞(1608-1661)撰。人瑞原名喟,字圣叹,江苏吴县(今苏州)人。清著名文学批评家。其所评点的《离骚》、《庄子》、《史记》、《杜诗》、《西厢记》、《水浒传》,合称“六才子书”。另著有《

  • 农丈人文集

    二十卷,诗集八卷。明余寅(1519-1595)撰。余寅,字僧杲,鄞(今浙江宁波市)人。万历八年(1580)进士,官至太常寺少卿。余寅著有《同姓名录》、《吴越游稿》、《乙未私志》。朱彝尊《静志居诗话》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