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续三体唐诗

续三体唐诗

八卷。清高士奇(1645-1704)选编。高士奇字澹人,号江村、竹窗,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初以国学生就试京围,不利。卖文自给。新岁为人作春帖,自为句书之,偶为圣祖所见。旬日中三试皆第一,命贡奉内廷,官至礼部侍郎。卒谥文恪。士奇性嗜学,工诗,善书法,精鉴赏,所藏书画甚富。著有《经进文稿》、《天禄识余》、《读书笔记》、《扈从日录》、《随辇集》、《城北集》、《苑西集》、《清吟堂集》、《春秋地名考略》、《左传国语辑注》、《左传纪事本末》、《松亭行纪》、《塞北小钞》、《江村销夏录》、《北野抱瓮录》、《金鏊退食笔记》、《唐诗揆藻》、《编珠》和《续三体唐诗》等。此集为唐诗选集。凡八卷。前有高士奇序,称因其曾为宋周弼《三体唐诗》做过评释,感于《三体唐诗》只取七绝、七律、五律三种诗体,不够完备,且这三种诗体又都篇幅短小,简单易学。故于归田闲居之日,遍搜三唐诸集,“淘汰练漉,续滋三体”,以补原编之缺。此集专选五言古诗、七言古诗和五言排律三种诗体。其中五古三卷,收诗二百二十四首,七古三卷收诗一百五十二首;五言排律二卷,收诗七十九首。其编次仍依《三体唐诗》先例,因李白、杜甫是“诗家宗匠”,置而不录。但没有依前例在每种诗体下分若干格,而在每体之下以人为序,每人又各有小传、诗话。虽因未收五言绝句而使唐诗诸体得以完备,但仍不失为一部收录较全的唐诗选集。有《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易象汇解

    二卷。明陈士元(见陈士元《易象钩解》条)撰。据《易象钩解》自序,陈士元曾作《易象汇解》二卷。《归云别集》中自五十八卷至六十一卷为《易象钩解》,六十二卷至六十三卷为《易象汇解》。上卷为天文解、地象解、人

  • 文太青文集

    二卷。明文翔凤(约1625前后在世)撰。生平见《东极篇》(辞目)。此本为其七代孙三捷所手钞。上卷为讲章,下卷为诗赋杂作,为偶然选录之本,而非完帙。是集收入《四库全书·存目》。

  • 琴旨

    二卷。清王坦(生卒年不详)撰。王坦字吉途,南通(今属江苏)人。王坦作此书,本照《律吕正义》的宗旨,而加以推究阐明。其五声数论琴之说,认为丝乐弦音,应当以五声之数定其丝纶多寡之数为体,徽分疏密之数为用,

  • 男子双名记

    一卷。明陶涵中(生卒年不详)撰。陶涵中字雪凡,嘉兴(今属浙江省)人。万历十六年举人。官至建昌府同知。其书所记皆为古今男子双字之名者,如殷七七、王保保之类,共二十一人。自叙谓与友人相饮酒,以此为酒令,在

  • 中州韵

    见“中州乐府音韵类编”。

  • 简州续志

    十四卷,清易家霖修,傅为霖纂。易家霖,曾任简州知州。傅为霖,州人。《简州续志》光绪二十三年(1897)刻本,共十四卷。此志掇旧志,佚者增,阙者补,无事实者,亦存其目。末附质疑十数则。其自谓欲仿武功,朝

  • 蜀水考

    四卷。陈登龙撰。陈登龙,字寿明,号秋坪,其先金陵人也,明季始迁闽中。登龙七岁而孤,母黄氏食贫,以剪采为生。登龙勤苦力学,博涉典籍,为文宏富,尤长于诗古文辞,旁及琴棋书画。年二十六,补县诸生。乾隆三十九

  • 湖海楼丛书

    十三种,一百零九卷。清陈春编辑。陈春字东为,萧山(今属浙江省)人。其人博学多闻,喜读书,与藏书家汪继培相交甚契,继培每得善本,必出以相示。陈春思欲流布秘籍,并以此娱亲,乃择选考证经史有裨实用者陆续刻写

  • 南北两宋志传

    二十卷一百回。明熊大木(详见《大宋中兴通俗演义》)编撰。长篇历史演义小说。该书南北宋分叙,各十卷五十回,亦有刊本不分回。《南宋志传》所写并非南宋之事,而是叙述五代时后唐年间石敬瑭出身至宋开国、破金陵灭

  • 黄帝阴符经

    一卷。旧题黄帝(生卒年不详)撰。黄帝,姬姓,号轩辕氏、有熊氏,少典之子。传说炎帝扰乱各部落,黄帝受各部落拥戴,率领各部落在阪泉(今河北涿鹿东南)打败炎帝。后蚩尤扰乱,他又率领各部落在涿鹿(今属河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