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练兵实纪

练兵实纪

九卷。杂集六卷。明戚继光撰。《明史》本传载,隆庆二年(1568)至五年(1571)戚继光以都督同知总理蓟州、昌平、保定三镇练兵事。此书乃载其练兵实效,与《纪效新书》有同有异。同者,练兵之原则。异者,情势也。一为东南沿海抗倭作,一为北地备边而作。清人钱熙祚《练兵实纪跋》谓二书同异参半,“盖倭寇乌合之众,得其节制,易于歼除;备边则劲敌当前,非百倍精严,未易言守。事情既别,方略亦殊,故言之尤详且慎。”钱氏之言至确。此书卷首有《凡例》十五则,述“分给教习次第”。卷一、练伍法,计四十三条。言骑兵、步兵、车兵、辎兵的伍法训练。卷二、练胆气,计四十三条。即辩真操、循士情、公赏罚、号军令、分军饷、恤病伤等等,教育官兵忠心爱国,遵守军纪、团结友爱等内容。卷三、练耳目,计十六条。言明旗、鼓等各种军事指挥信号。卷四、练手足,计二十条。言训练士卒武艺事。卷五、练营阵,计十八条。卷六、行营,计十八条。卷七、野营,计二十九条。卷八、战约,计三十条。皆言营阵操练之法。卷九、练将,计二十六条。从多方面论述“练兵之要,先在练将”之重要性及具体要求。《杂集》六卷。一至二卷为储练通论。卷三为将官到任宝鉴。卷四登坛口授,自注云:系副总兵李超、胡守仁述。大凡皆正集的进一步论述、发挥。卷五军器解,述各种兵器的研制、维护,火器的性能、使用等,并附有图解。卷六、车步骑营阵,言车、步、骑各兵种结营阵、攻敌之法,附有图说。此书因作于《纪效新书》后,所述练兵、用兵原则方法更为完整系统,为后世言兵者推重,流传也极广,清开四库馆,戚氏二书全被收入,可见一端。此书版本极多,现存明刊有万历二十五年(1597)邢玠刻本,藏南京图书馆。明天启二年(1622)刻本,南京图书馆、安徽省图书馆均有收藏。军事科学院藏多种清刊本。此书也收入多种丛书中,如有《四库全书》本、《墨海金壶》本、《敏果斋七种》本、《守山阁丛书》本、《瓶华书屋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新近本有《四库兵家类丛书》(第三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10月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读诗私记

    二卷。明李先芳撰。先芳字伯承,号北山,监利(今属湖北省)人。寄籍濮州(今属山东省),生卒年不详。嘉靖二十八年(1547)进士,官至尚宝司少卿。著有《读诗私记》、《江右诗稿》、《李氏山房诗选》等。是书成

  • 周易姚氏注

    一卷。辑佚书,吴姚信撰,清马国翰辑,载于《玉函山房辑佚书》中。姚信字德璠,吴兴人,官至吴太常卿(《七录》云字元直),其事不见于《三国志》。此书据《经典释文·叙录》为十卷,《七录》作十二卷。《隋书·经籍

  • 墨隐斋法帖

    八卷。清孔继涑书孔昭薰刻。嘉庆二十三年(1818)勒成。孔昭薰为孔广廉之子,孔继涑之孙,孔氏三代皆刻帖。此帖比孔广廉所刻孔继涑书为多。孔继涑得张得天所传笔法,悬臂作书,即使蝇头小字,也必悬臂书之。有曲

  • 易图解

    一卷。清爱新觉罗·德沛(生平事迹见《周易补注》条)撰。此书刊于乾隆元年(1736)。德沛在自序中认为:以宋儒诸子之贤,于易图犹多未详之语,可知其中义理难明。因而作者掇拾补遗乃成此书。德沛于易图用力颇深

  • 天中景行集

    无卷数。清邵灯撰。邵灯字无尽,一字薪传,常熟(今属江苏)人。生卒年不详。顺治九年(1652)进士,官至河南河道。本书是康熙九年(1670)邵灯奉命防河时,汇编中州名宦、乡贤事迹而成。上自春秋,下迄宋元

  • 乐元语

    一卷。汉刘德撰。辑佚书,清黄谟辑。刘德系汉景帝之子,河间献王,好古尚儒,曾于民间广求古书,武帝时曾献雅乐。此书系《汉魏遗书抄》之一。原书久已失传,《汉书·艺文志》及《隋书·经籍志》、《唐书·经籍志》均

  • 陶庐杂录

    六卷。也称《陶庐杂咏》。清法式善(1753-1813)撰。法式善字开文,号时帆,人称梧门先生。原名远昌,乾隆帝为改此名。乾隆进士,官翰林,主持坛坫,垂三十年。后散馆授检讨,官至侍读学士。曾任四库馆提调

  • 韵会玉篇

    二卷。朝鲜崔世珍撰。崔氏生平见“四声通解”。是编部类依《玉篇》,文字排列依《韵会》。大意谓宋朝黄公绍始祛诸韵讹舛之袭,乃作《韵会》一书,循三十六字之母,为入字之次,又类异韵同声之字归之一音不更加切,览

  • 聂氏经学丛书

    八种,十七卷。清聂镐敏(生卒年不详)撰。聂镐敏字京圃,衡山(今属湖南省)人,嘉庆年间进士,提督安徽学政,官浙州知府。学术上尊崇程朱之学。是书所收有经学著作五种,如《易理象数合解》二卷,认为象数由理而生

  • 双峰存稿

    六卷。宋舒邦佐(1137-1214)撰。舒邦佐字辅国,一字平叔。江西靖安人。淳熙进士,授鄂州蒲圻主簿,旋改潭州善化主簿、衡州录事参军。为官廉洁著称,其认为“吏蠹易滋,民冤难伸”。著有《双峰猥稿》、《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