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秣陵春传奇

秣陵春传奇

清吴伟业撰。其生平见《梅村集》条。此剧写文士徐适,因为家国飘零,浪迹金陵。他好友蔡游,也是个落魄贫寒的文人,两人非常爱好鉴赏古董,徐适家住着南唐的临淮将军黄济。黄济死去的妹妹保仪,本是李后主的宠妃。当初李后主游摄山寺时曾来黄家,亲自抱过黄济之女展娘。并说他年要为黄济之女择婿。事隔十六年,不料昨夜黄济忽梦见南唐后主和黄保仪又驾幸黄家,重提择婿之事。黄济与夫人以为是个吉兆,他们把家藏的宜官宝镜和晋唐字帖,付与女儿展娘保管。徐适从黄济将军处借得晋唐小楷,把玩后爱不释手。但因无钱,只好把自己所住宜官阁房子和家传的于阗玉杯,向黄家调换法帖,随后就辞乡远游去了。展娘移居到徐家的宜官阁后,觉得此处疏窗文砌,又想到屋主人徐适弃产收书,举止不凡。她自感冷落,袅烟劝她用换帖得来的于阗玉杯饮酒解闷。展娘酌酒时忽见杯中有一少年郎君身影。徐适来到汴梁访寻故人不遇,途经李王庙,他从庙市老妪处买得一面宝镜。此镜原是展娘收藏的宜官宝镜,被箜篌娘子用仙术取来,她知道与徐适有缘,故而化作老妪前来送镜,决定用仙家神通,使玉杯、宝镜相交换,以成就两人的美满姻缘。后经多次离奇曲折周转,终至完婚。此剧故事纯属虚构,作者有意假托“李唐旧事”,用亡国的南唐君臣及其子女作为剧本的主要人物,以儿女情事隐寓家国的悲痛,其词藻清丽,文采斐然,描述特定时代环境,富有感情色彩。故事完整而层次井然,但在具体情节上,有勉强捏合之弊病。此剧有振古斋刊本、暖红室本和《古本戏曲丛刊》二集本。

猜你喜欢

  • 道德真经传

    ①四卷。宋司马光(见《资治通鉴》)撰。《道德真经传》又称《道德真经论》、《道德论述要》、《老子道德论述要》。汉晋以来,研究《老子》的学者聚讼纷争,其争论焦点之一就是道德是否一体。一派主张道德分见,陆德

  • 春秋三传义求

    二十四卷。清吴敏树(1805- 1873)撰。敏树字本深,号南屏,巴陵(今湖南岳阳)人。道光壬辰(1832)举人,官浏阳县教谕,与同里方稼轩同治经学,为学官。著有《柈湖文录》、《柈湖诗录》等。作者认为

  • 剩言

    十四卷。明戴君恩(生卒年不详)撰。戴君恩,字忠甫,一字紫宸,澧州(今湖南省澧县)人。万历三十二年(1553)进十,历工部主事,督修永陵,有功;监军讨平奢酋之叛,历官都御史,巡抚山西,官至四川兵备副使。

  • 甲乙两年汇略

    即《明秀甲乙汇编》。

  • 片石斋尽余诗草

    四卷。清马士琪撰,马士琪,生卒年不详,字韫雪,河南祥符人,(有书作四川西充人)。马云锦之女,晋城知县祥符张应垣之妻。清代诗人。性喜读书,至老不辍。诗有风骨。其诗《齐云楼》云:凭栏天际荡心胸,一片云飞接

  • 谭子诗归

    十卷。明谭元春(1586-1637)撰。谭元春,字友夏,号鹄湾。竟陵(湖北天门)人。天启三年(1623)贡生。著有《谭友夏合集》。此集乃其选本,题曰庵订定,不知何许人。前有自序,并载诸稿自题之文。如《

  • 崇祯新政纪略

    十卷。附吏部大小九卿科道访单一卷。明佚名撰。是书辑天启七年(1627)十月十五日至崇祯元年(1628)三月十一日邸报。关于弹劾客魏逆党之奏疏题本,逐日编载。自崇祯即位,朝政一新,有些魏党余孽为求免祸,

  • 读史集

    四卷。明杨以任编撰。以任字维节、江西瑞金人,崇祯四年(1631年)进士,官至国子监博士,生卒年不详。该书将历代史书中“可快可恨及有胆有识”的内容,按“快”、“恨”、“胆”、“识”四类编为四集,附有评语

  • 孟亭编年诗

    不分卷。清王箴与(1693-1758)撰。王箴与,宝应(今江苏宝应)人。康熙五十一(1712)年进士。雍正十三(1735)年官卫辉,以官事下狱,旋释还。王箴与还著有《木清阁文稿》,《诗意存》,《春秋意

  • 谢皋羽年谱

    一卷。清徐沁撰。徐沁字埜公,会稽(今浙江绍兴)人。生卒年不详。平生著述甚多,除本书外,尚有《明画录》、《金华游录注》、《灌园十二师》等著作。《谢皋羽年谱》是为元人谢翱所作的年谱,谢翱字皋羽,号晞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