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禹贡图说

禹贡图说

四卷。清周之翰撰。周之翰字翙廷,湖北广济人,诸生。本书是周之翰为授徒而作,不依经文,专门解说地理,所说凡冀州二十六条,兖州九条,青州十一条,徐州十四条,扬州八条、荆州十四条,豫州十五条,梁州二十条,雍州三十条。各州之山水,证实在今某省某府某县,众说绘纭者,则阙而不论。本书解说较为谨严,错误较少,但有说无图。第二卷论《孟子》与《禹贡》之异,尤为明辨有据。本书有何绍基、徐从枢、唐杰、毛国瑞、袁章诸人的序、跋,都分置于各卷之首,颇为特别。本书有同治四年(1865年)刊本。

① 不分卷。清马俊良撰。书首有马俊良序,序云:“既辑《禹贡注》,乃绘《锥指》原图,摘系其说于各图之后,间附案语,以疏通之。”今观此书,各图中间引史志以及诸家之说为证,图后则未如马氏序中所言“摘系其说”,并无各家之说,是否图成而说未成?或是另有《禹贡注节读》代替了呢?实未可知。图中所引,如第一图引马融说,舜以冀州之北广大,分置并州;燕、齐辽远,分燕置并州,分齐作营州,是为十二州。他图所引,也大略如是。本书有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端溪书院刊本。② 一卷,《章句》四卷。清谭沄撰。此书前列《九州山川总图》、《舜典十二州图》、《九河图》、《两汉河渠图》,图后缀以解说一卷,故名“图说”。书中解说较为精密。谭氏参考众说,综缉群书,推表山川,随文节解,于异说纷纭处,也多折衷于己说。其中如解释“治梁与岐”,力辨曾晈之谬;“九河既道”,则指出孔颖达疏之望文生义,均较为有据,立论详赡。只是书中所主多胡渭之说,胡氏之误,谭氏亦偶有失审,抉择不当,致沿其误。本书于山川地理之解说,似稍胜其《禹贡章句》。二书本同时刊行,《章句》前已另行著录。本书刊行于咸丰己未(1859年)。

一卷。明郑晓(1499~1566)撰。晓字窒甫,号淡泉翁,谥端简。海盐(今属浙江省)人。明代著名学者。嘉靖二年(1523)举进士,授职方主事。稍迁太仆丞,历南京太常卿,召拜刑部右侍郎。俄改兵部,兼副都御史,总督漕运。以破倭寇有功,召为吏部左侍郎,迁南京吏部尚书。改右都御史,协理戎政。拜刑部尚书。因为严嵩所恶,落职归家。死后追赠太子少保。晓通习经术,熟悉旧典,颇获时誉,平生著述甚多。除《禹贡图说》外,尚著有《禹贡说》、《四书讲义》、《古言》、《今言》、《征吾录》及《端简文集》等并传于世。《禹贡图说》分图、说两部分。其总图、分图共计30幅。图旁则加以解说,并附《禹贡》原文于后。其说不乏精核之处,清胡渭著《禹贡锥指》,常加征引。其书亦间有疏失。有明万历二十四年(1594)项皋谟刻本,今藏上海图书馆。

猜你喜欢

  • 殿阁词林记

    二十卷。明廖道南(生卒不详)撰。廖道南,字鸣吾,蒲圻(今湖北省蒲圻县)人。明正德年间进士,官至翰林侍讲学士,著有《楚纪》等。《殿阁词林记》为记载词林(翰林院别称)殿阁宫坊台省诸臣旧事而编,分殿学、阁学

  • 里堂家训

    二卷,清焦循(1763-1802)撰。循字里堂,江苏江都(今江苏扬州)人。他自幼博闻强记,识力精卓,每读一书,必穷究其源。平生著述宏富,曾有《雕菰楼文集》二十四卷。另有《易章句》,已著录。《里堂家训》

  • 南唐书合订

    二十五卷。明李清撰。李清(1602-1683),明末清初兴化(今属江苏)人,字心水,号映碧、天一居士。崇祯(1628-1644)进士,由宁波推官擢刑科给事中,以久旱请宽刑忤旨贬官。后起为吏科给事中。南

  • 栖云阁诗略

    清高珩(1611-1695)撰。高珩生平详见《栖云阁诗》(辞目)。是集以诗体分类编次,不分卷数。为写之本,从题记中可知,是高珩之子高之骃、高之驹校订的,大概是未刻全集之前,高珩家人录存之稿。《四库全书

  • 福寿全书

    无卷数。明陈继儒(详见《邵康节外纪》条)撰。内容均为录前贤格言遗事,自惜福至好还,共分二十类,多以因果报应为说。盖其意在惩恶劝善。但其征引糅杂,遂使其近于小说家言。

  • 蔗尾诗集

    十五卷。《文集》二卷。清郑方坤(约1729前后在世)撰。郑方坤,字则厚,号荔乡,福建建安人,生卒年均不详。雍正元年(1723)进士,历任邯郸知县,武定知府等。在官多善政,以病自免。方坤博学多才,聪慧过

  • 吕氏春秋正误

    一卷。清陈昌齐(1743-1820)撰。昌齐字宾臣,号观楼,乾隆年间中进士。昌齐平生著述甚多,如《诗钞》、《测天约术》、《新论正谈》《淮南子正误》等。《楚辞辨韵》前已著录。据王念孙《赐书堂集钞·序》曰

  • 周易正义

    十四卷。王弼、韩康伯注(详见《周易注》)、唐孔颖达(574-648)疏。孔颖达,字仲达,一曰冲远,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西)人。少聪敏,日诵千余言。隋末举明经,入唐,授文学馆学士,迁国子博士。贞观初,转

  • 古韵通说

    二十卷。清龙启瑞撰。启瑞(1814-1858)字辑五,号翰臣,临桂(今广西临桂县)人。道光二十年(1841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累官至通政司副使、江西布政使。研精小学,尚著《尔雅经注集证》、《庄子字

  • 孝经章义

    一卷。清方宗诚(1818-1888)撰。方宗诚字存之,安徽桐城人。著述有《春秋集义》十二卷、《孝经章义》一卷、《柏堂文集》六编九十余卷等。宗诚学宗紫阳。是书不以《孝经刊误》为是,认为孝经全书文理接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