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礼疑类辑

礼疑类辑

二十四卷,附录二卷,目录二卷。朝鲜朴圣源撰。朴圣源字士修,又字广岩,号谦斋,密阳人,生卒年未详。朴圣源是朝鲜近代著名学者,一生著述甚丰,有《敦孝录》、《谦斋集》等书行世。《礼疑类辑》一书将李惟哲《四礼集说》、朱子《家礼》、东《礼论》三书删其繁复,将有关条目依序排列,并博考群书,共计二十九家三十七书,补入各条目之下。二十四卷是:卷一冠礼、卷二昏礼、卷三至卷十五丧礼、卷十六至十九丧变礼、卷二十三祭礼、卷二十四祭变礼。附录上为宗法,附录下是杂礼。每卷开始第二行低一格书写大目,第三行低二格写小目,第四行低三字写次小目其中又有小目则低四字书写。一目之中诸说众多就以小注标示。不同观点全部载录供读者去取,各条中有彼此互相参照的都一一注明。体例精严、层次井然。存朝鲜刊本。

猜你喜欢

  • 见山楼诗文集

    清杨素蕴(?-1689)撰。杨素蕴,字筠湄,一字退庵,宜君(陕西宜君)人。顺治九年(1652)进士,任直隶东湖知县,升四川道御史,官至安徽、湖广巡抚。著有《见山楼诗文集》、《抚皖纪略》、《西台奏议》(

  • 四书释地辨证

    二卷。清宋翔凤(详见《论语郑注》)撰。是书对阎若璩《释地》之说多所匡正。如“首阳”一条,“天覆地载”一条,“置邮”一条,“君陈”一条,所作辨证均极确当。该书有浮溪精舍本。

  • 熹平石经周易残字

    熹平石经《周易》残字,汉时原刻,近世从洛阳出土,是所有出土熹平石经中规模最大,存字最多的一块。出土时石即中断为二。上石最初归文氏,后来归合肥李氏。下石归陕西于氏。此书是未归文氏、于氏之前的拓本。字刻在

  • 四书章句集注辅

    不分卷。清潘兴祚撰。潘兴祚字孝桥,平江(今湖南平江)人。是编以汉唐以来注疏,众说纷纭,源流各异,不揭其体要,则泛而无归;不衷诸至当,则杂而不粹。唯朱子能荟萃众说,择精语详。而群言互著,疑义颇多。于是剖

  • 孟子游历考

    一卷。清潘眉(1771-1841)撰。潘眉字寿生,又字稚安,江苏吴县人,清学者。曾应邀纂修《高州府志》。著有《三国志考证》等。此书以《史记索隐》所引《竹书纪年》考证田齐纪年,从而考订孟子生年及游历先后

  • 迟悔斋经说

    一卷。清曹肃孙(1795-?)撰。肃孙字伯绳,河南洛阳(今洛阳市)人。幼承家学,工文章,而穷于遇,应乡试十几次均名落孙山,晚年司铎于乡里。除此书外,还著有《迟悔斋文钞》、《迟悔斋杂著》等。本书为肃孙说

  • 桂林点易丹

    十六卷。明顾懋樊撰。懋樊字霖调,仁和(今浙江余杭)人。他自题桂林,是举他所居之地而言。崇祯中副榜贡生。科分不详。此书前面有其父《七宝山解易影》多则,还有《诸儒姓氏考》一卷,罗列从周代到明朝的几百《易》

  • 圣学宗传

    十八卷。明周汝登编。汝登字继元,又字海门,嵊县(今属浙江)人。生卒不详,万历五年(1577)进士,官至南京尚宝司卿。该书乃是一部揉合儒释二教的语录著作。据《明史·儒林传·王畿传》后所附之明儒学流派称,

  • 柳州府志

    四十卷首一卷,清王锦修,吴光升纂。王锦,字纲斋,顺天大兴(今北京大兴)人。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乾隆二十六年(1761)任广西右江道。吴光升,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乾隆六年(1741)举人,候选知县。旧

  • 浙江采集遗书总录

    十集。闰集一卷。清沈初等编。沈初(1732-1807),字云椒,平湖(今浙江嘉兴)人,乾隆年间进士,官至户部尚书。此目又称《浙江采进遗书总录》、《浙江采辑遗书总录》。乾隆三十七年(1772)政府始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