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石田诗选

石田诗选

十卷。明沈周(1427-1509)撰。沈周,字启南,号石田,晚号白石翁,长洲(今江苏吴县)相城人。擅画山水,初得法于父恒吉、伯父贞吉,兼师杜琼、赵同鲁,后学宋元,于董源、巨然、黄公望、吴镇、王蒙尤有心得;并能融会变化,自成风格。四十岁后始拓为大幅,景物蓊郁沫邃,笔墨坚实豪放,颇得沉着雄浑之致。亦作细笔,于谨密中仍具浑沦之势,人称“细沈”。兼工花鸟,浅色淡墨,老笔纷披,而有神采。偶写人物,亦洗练。画名甚大,影响所及,形成“吴门派”。与其学生文征明及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书法学黄庭坚;诗学白居易、苏轼、陆游,缘情随事,沈郁顿挫,为论者所重。著有《石田集》、《石田杂记》、《客座新闻》等,此集不标体制,不谱年月,但分天文、时令等三类。盖仿宋人分类杜诗之例。据浙江慈溪张铁跋,盖其友光禄寺署丞华汝德所编。顾元庆《夷白斋诗话》载,都穆学诗于周,尝作节妇诗,有青灯泪眼枯句。周以礼寡妇不夜哭,议灯字未稳。是周于诗律不为不细然周以画名一代,诗非其所留意。又晚年画境弥高,颓然天放。方圆自造,惟意所知。人谓“诗亦挥灑淋漓,自写天趣。盖不以字句取工。徒以栖心丘壑,名利两忘。风月往还,烟云供养,其胸次本无尘累。故所作亦不雕不琢,自然拔俗。寄兴于町畦之外,可以意会而不可加之以绳削。其于诗,亦可谓教外别传。”都穆《南濠诗话》称其“咏钱、咏门神、咏帘、咏混堂、咏杨花、咏落花诸联,皆未免索之于句下。盖穆于诗所得不深,故所见止灵。”集前有吴宽序,称其诗“余发为图绘,妙逼古人。核实而论,周固以画之余事溢而为诗,非以诗之余事溢而为画。”吴宽序其诗,故主持而宾画。又有李东阳后序。李东阳与周不相识。时与大学士,与周势分悬隔。以吴宽尝以写本示之,重其为人,故越三十年后又补为作之。然二序皆为全集而作,华汝德刊此选本时,仍而录之,非序此本。四库已存目。

猜你喜欢

  • 道古堂外集

    二十六卷。清杭世骏(详见《续方言》)撰。此书主要为作者考订经史之作,卷一至卷三为鸿词所业、卷四为经进讲义、卷五、六为石经考异、卷七至卷十三为《史记》考证、卷十四为礼经质疑、卷十五为经史质疑、卷十六为诸

  • 诊宗三味

    一卷。清张璐(详见《张氏医通》)撰。又名《石顽老人诊宗三味》。张氏认为人身有病,莫不见之于脉。但当时的某些脉学著作却颇多疏漏谬误之处,于是编撰此书。书成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全书共三万七千字,以

  • 愚一录易说订

    二卷。清郑献甫原著。杭辛斋疏订。郑献甫,字小谷,象州人。道光进士,曾官刑部主事。郑氏原书名为《愚一录易说》。书中对周易不章解句释,而是举一义而贯穿全线,对字义不明、前后矛盾之处皆加以订正,列举鸿博,朴

  • 扁鹊心书

    三卷。宋窦材(生卒年不详)撰。窦材,真定(今河北省正定县)人,一说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曾官武翼郎。此书托名扁鹊所传。作者认为草木之药,仅可治小病,故张仲景以下方剂皆不足恃。而灸法才能治大病。用药

  • 息庐诗

    一卷。清陶尔穟(约1692年前后在世)撰。陶尔穟,字颖儒。青浦(今上海市青浦县。一作华亭)人。康熙进士,官葭州知州,工诗词。本集前有曹溶序,称其为人巧极,天工错。颜光敏序,称其七古似青莲、长吉,近体不

  • 忆云词

    四卷。清项鸿祚(1798-1835)撰。项鸿祚字莲生,后更名廷纪,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一生仕途坎坷,两次应进士试不第。项鸿祚论词,认为词当意内而言外,言由意生,声由言成,

  • 礼记刘氏音

    一卷。晋刘昌宗(详见《周礼音》)撰,清马国翰辑。此书见于《隋书·经籍志》,注云五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都没有其目,可见,此书在隋唐时已经散失。陆德明《经典释文》引有九条,又《集韵》

  • 王舍人诗集

    五卷。明王绂(1362-1416)撰。王绂一作芾,字孟端,江苏无锡人。别号友石生,又曰九龙山人,鳌叟,后以字行。洪武中,征至京师。寻坐累戍朔州(今山西朔县)十余年。永乐初,用荐以善书供事文渊阁。官至中

  • 才叔遗文

    一卷。清管乐撰。管乐,字才叔,江苏武进人。诸生。生卒年未详。少与兄晏均负才名,为诸侯上宾。曾国潘督两江,颇重其名。但未及有何功各,便病逝扬州。同乡恽伯方赠挽联云:“一生负王佐才,江左夷吾犹未老。半世作

  • 韵补正

    一卷。清顾炎武撰。顾氏生平见“日知录”。顾氏认为考古之功,实始于吴棫,其所著《韵补》,合者半,否者半,因取而注之。其自序称才老多学而识矣,然未能一以贯之,故一字而数叶,若是之纷纷也。《四库全书提要》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