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皇明大儒王阳明先生出身靖难录

皇明大儒王阳明先生出身靖难录

三卷。题“墨憨斋新编”。墨憨斋为冯梦龙斋号,则知作者为冯梦龙(详见《古今小说》)。该书为长篇传记小说,叙明代弘治、正德、嘉靖年间著名学者、教育家、哲学家、政治家王守仁(称阳明先生)的一生事迹。全书按时间顺序叙述,从王守仁出生开始,述及入仕,弘治十五年返故乡余姚,于四明山阳明洞筑室治学,遂自号“阳明先生”。接着重点描写的几件大事是:抗疏得罪专权太监刘瑾,下狱;镇压、招抚江西等地的农民起义多起,功勋卓著;平定江西南昌宁王谋叛的“宸濠之乱”。全书终于王守仁之死。该书以长篇写一人故事,虽为小说,但叙事基本与史实相合,与《包公案》、《海公案》那样多出传说虚构截然别一种笔法。也收录王守仁一些诗作,但不甚着意王守仁在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哲学思想和教育业绩,而以其富有传奇性的政绩为叙事主要线索。尤其是平定“宸濠之乱”部分,叙述精彩:王守仁在去南昌贺宁王诞辰途中闻变,当机立断发檄调兵,指挥调度有方,十四天里就将一场可能席卷全国的争王位大乱止息于初发阶段,显示了王守仁过人胆略和强烈的责任感。总观全书,十分成功地塑造了王守仁这一忠于国家民族的封建官吏形象。同时也客观上反映出了明中叶的朝政腐败、官员贪婪无耻。如太监刘瑾专权;再如王守仁已平“宸濠之乱”而许泰、江彬、张忠等“耻于无功”,仍怂恿皇帝“御驾亲征”,而明武宗竞也欣然前去借机游观江南山水景致。尤荒唐的是明武宗竟令王守仁将已擒获的叛乱亲王朱宸濠放归鄱阳湖,待他“御驾亲擒”;而张忠、许泰又以搜捕余党为由,入南昌城索贿和劫掠。亏得王守仁以大局为念,在报捷文书中将功归于许泰、江彬、张忠等,并将擒获的叛乱首领移交,方才罢息事态。在这一故事中,明显让人看到朱明王朝政治几同儿戏。总之,该书是古代写人物小说中较有特色的一部,亦显示了冯梦龙小说创作中一个很少为人熟知的侧面。其书原刊本国内久佚,日本有刊本流传。黑龙江省图书馆藏有一种日本庆应纪元乙丑(1865)晚夏弘毅馆刊本,从书中文字避讳朱由检名字来看,其所据原刊本当出崇祯年间。

猜你喜欢

  • 春秋世族谱拾遗

    一卷。清成蓉镜(详见《周易释爻释》)撰。杜预《春秋释例》中有《世族谱》一篇,久佚;清初学者陈厚耀本于孔颖达《春秋正义》,旁及他书,勾稽排比,撰成《春秋世族谱》;后人对陈厚耀之书有所补充,蓉镜该书即是据

  • 丽澞荟录

    十四卷。清代蒋超伯(生卒年不详)撰。此书是作者摘录书典,以类编目而成的札记。书中内容涉及范围较广,考证经史,介绍一些方言、风俗、掌故等。此书以类编目,其中涉及风俗、掌故之类内容如“卧碑”、“帽顶”、“

  • 三家诗补遗

    不分卷。清代阮元(1764-1849)撰。阮元,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进士,曾任体仁阁大学士,加太傅衔。本书补的是宋代王应麟《诗考》之遗。与在本书之前的范家祥《三家诗拾遗》各有详略。其后

  • 海盐县志

    二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王彬修,徐用仪纂。王彬,光绪二年(1876)任海盐县知县。徐用仪,军机处行走方略馆。海盐县志自明永乐至天启,共修五次,嘉靖以前无可考证,万历中仅存《天启海盐县图经》,此篇是在

  • 咏物诗

    一卷。元谢宗可撰。宗可自称金陵(今江苏南京)人。字号、生卒年及事迹均无考。顾嗣立《元百家诗选》录其诗四十余首,此集共一百零六首诗,皆七言律诗。“如不啄燕蝶而咏睡燕睡蝶,不咏雁莺而咏雁字莺梭。其标题亦皆

  • 崇祯五十宰相传

    一卷。清曹溶(1613-1685)撰。曹溶字洁躬,号秋岳,秀水(今浙江嘉兴)人。生卒年不详。明崇祯十年(1637)进士,官至监察御史,入清后官至户部侍郎。工诗文,除本书外,尚著有《静惕堂诗集》、《粤游

  • 百川学海

    一百零一种,一百七十七卷。宋左圭编辑。左圭字禹锡,别号古鄮山人,浙江人,《宋史》无传,生平事迹失考。汉扬雄《扬子法言·学行》有“百川学海,而至于海”之句,丛书之命名即取义于此。这是仅存于今的宋人汇刊书

  • 桂平县志

    四卷,又名《桂平县资治图志》。清吴志绾修,黄国显等纂。吴志绾,字懋紫,号枢亭,福建连江县人,乾隆十三年(1748)进士,二十七年(1762)莅任桂平知县。黄国显,广西永安(今广西蒙山县)人,恩贡,乾隆

  • 周易大全

    二十四卷。明胡广(1369-1418)等奉敕撰。据《明成祖实录》,永乐十二年(1414)命胡广、杨荣、金幼孜修《五经大全》《四书大全》。胡广,字光大,吉水(今属江西)人。建文二年(1400)廷试第一,

  • 尧山堂偶隽

    七卷。明蒋一葵撰。蒋一葵,字仲舒,常州(今江苏)人。生卒年不详。著有《尧山堂外记》。此集共七卷。皆取前人比偶之文,自六朝迄宋、元,凡制诰、笺表、赋序、启札中名隽之句,及寻常应对俳语,次而录之。《四库全